失敗,強詞奪理:“此乃投機取巧,不算數!”姜子牙早有準備,上前一步:“使者大人,既如此,我另有一法。”
他命人取來一碗水與一根細針。將針輕放於水面,針竟漂浮。接著,他用細線繫住雞蛋,懸於針上方。此時,微風拂過,雞蛋輕輕晃動,卻始終不破。
百姓們再次歡呼,使者無言以對,只得灰溜溜返回朝歌。姬昌大喜,對姜子牙欽佩不已:“先生真乃奇人也!有先生在,西岐何愁不興!”
五、訪賢遇阻,智破迷障
西岐雖暫解商使之難,然姜子牙深知,欲成大業,需廣納賢才。一日,他聽聞岐山深處有一隱士,才高八斗,通古博今,若能得此人相助,西岐如虎添翼。
姜子牙與姬發率一隊士兵前往尋訪。然入山不久,便迷失方向。山林中迷霧瀰漫,眾人前行之路似被無形之力阻擋。士兵們漸生恐懼,姬發亦握緊劍柄:“先生,此林好生詭異,我們是否陷入陷阱?”
姜子牙鎮定自若,他閉目凝神,施展法術探尋出路。片刻後,他睜開雙眼,發現周圍樹木排列竟暗合八卦之象,顯然是有人設下奇門遁甲之陣。
姜子牙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八枚銅錢,口中唸唸有詞,將銅錢分別置於八方。而後,他帶領眾人依銅錢指引前行。每至一處,他便以樹枝在地上畫出破解之符。
行至一山谷,見一老者正於溪邊垂釣。姜子牙上前躬身行禮:“敢問老者,可知山中隱士所在?”老者抬頭,目光狡黠:“此山無隱士,汝等速歸。”
姜子牙觀老者神態,知其必有所隱瞞,便說道:“吾等誠心求賢,若不得見,絕不罷休。且西岐欲推翻暴政,救百姓於水火,需賢才助力。”老者聞之,微微動容:“汝等既有此志,隱士居於山巔靈虛洞。然洞中有機關重重,能否見得,只憑造化。”
姜子牙謝過老者,率眾人繼續前行。至靈虛洞,果見洞口設有諸多機關。他以法術破解機關,與姬發小心入內。洞內陰暗潮溼,岔路眾多。
行至一岔路,見牆上有字:“左路通幽境,右路陷絕境。”姬發欲走左路,姜子牙卻攔住他:“此乃迷惑之語,右路方有生機。”眾人依言走右路,不久便聽到悠揚琴音。
循音而去,見一白衣書生正於洞室撫琴。姜子牙上前表明來意,書生起身行禮:“久聞姜子牙大名,既西岐有此壯志,某願效犬馬之勞。”
得此賢才,姜子牙與姬發滿心歡喜,率眾人返回西岐。此後,西岐賢才濟濟,勢力愈發強盛,漸成殷商心腹大患。
六、強兵之路,奇策鑄就虎狼之師
姜子牙深知,強軍乃西岐興盛之根本,遂開啟了一系列獨特而嚴苛的練兵之法。
他先是對士兵進行嚴格的體能篩選,命士兵揹負沉重的石塊繞西岐城牆奔跑,每日增加路程與石塊重量,許多士兵累倒在地,但姜子牙不為所動,只留下那些咬牙堅持、體能出眾者。
接著,他引入了模擬戰陣訓練。將士兵們分成紅藍兩隊,在西岐城外的空曠之地擺開戰場。戰場上設定了各種障礙,如溝壑、泥沼、尖木樁等。紅藍兩隊需在複雜的地形中相互攻伐,運用不同的戰術策略。姜子牙在一旁觀戰,若有士兵違反戰術指令或表現怯懦,便會被當眾呵斥並罰做苦役。
為了提升士兵的近戰能力,姜子牙特製了一批木質兵器,這些兵器的重量遠超尋常兵器。士兵們需用這些超重兵器進行每日的格鬥練習,從日出練至日落,直練得手臂痠痛腫脹,連拿筷子都費勁。
在兵器訓練方面,姜子牙還傳授士兵們獨特的兵器使用技巧。他教使長槍者如何在快速衝鋒中精準刺擊,使刀盾者如何靈活防禦與反擊,使弓箭者如何在不同距離、不同風向中準確射中目標。他親自示範,長槍在他手中猶如蛟龍出海,刀盾在他手下恰似銅牆鐵壁,弓箭在他指縫間能百步穿楊。士兵們看得目瞪口呆,隨後便刻苦模仿練習。
姜子牙又注重培養士兵們的團隊協作與默契。他設計了一種名為“連環馬陣”的陣法,此陣法需多匹馬緊密相連,騎手們相互配合,或衝鋒、或轉向、或防禦。為了讓士兵們熟練掌握,他們需在馬背上長時間練習各種動作的協調統一,稍有差錯便會導致人仰馬翻。
此外,姜子牙還經常在深夜突襲士兵營地,讓士兵們時刻保持警惕。若有士兵在突襲中反應遲緩或慌亂無措,第二天的訓練量便會加倍。
經過數月的艱苦訓練,西岐計程車兵們脫胎換骨,個個身形矯健、武藝高強,在戰場上猶如虎狼之師,令敵人聞風喪膽。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