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齊國的花樣作死
齊國,曾幾何時也是威風八面,國力強盛,可誰能料到如今的齊王竟似那被豬油蒙了心的糊塗蛋,硬生生將這大好江山折騰得搖搖欲墜,開啟了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花樣作死大秀。
這日清晨,陽光才剛照進王宮大殿,金碧輝煌的殿內卻瀰漫著一股荒誕的氣息。齊王高坐於王座之上,雙眼惺忪,顯然昨夜又是一番紙醉金迷。相國田嬰匆匆入殿,神色凝重地奏道:“大王,如今秦國崛起之勢迅猛,猶如餓虎撲食,對我山東諸國皆有吞併之心。聽聞蘇秦那廝正四處遊說合縱抗秦,此乃關乎齊國存亡之大事,大王,我齊國斷不可坐視不理,亦當參與合縱,共御強秦啊!”
齊王一聽,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嘴角上揚,露出一抹不屑的輕笑:“相國啊,你這是老糊塗了吧?合縱?那得多麻煩!咱齊國富得流油,地廣物豐,秦國怎會輕易來招惹咱?再者說,真要是打起來,投降便是,落得個清閒自在,少些打打殺殺的,指不定秦國一高興,還能給本王封個侯噹噹,何樂而不為呢?”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面面相覷,皆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相國田嬰瞪大了眼睛,急得直跺腳:“大王,萬萬不可啊!秦國殘暴不仁,虎狼之性,豈會善待我等?若不抵抗,齊國宗廟將毀於一旦,祖宗基業付之東流啊!”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苦口婆心地勸諫齊王。可齊王卻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打了個哈欠道:“行了行了,都別吵了,本王自有主意,此事休要再提。”說罷,便起身退朝,留下一群臣子在殿內唉聲嘆氣,搖頭嘆息齊國之命運堪憂。
沒幾日,齊國的文化聖地稷下學宮也被齊王攪得烏煙瘴氣。學宮裡的先生和學子們平日裡就愛爭論學術、時政,這本是百家爭鳴、思想碰撞的繁榮之象,可齊王卻覺得這些聲音吵得他頭疼心煩。
有個名叫毛頭的年輕學子,平日裡就心直口快,對時政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見齊王近來的所作所為實在荒唐,便奮筆疾書,洋洋灑灑寫下一篇言辭犀利、針砭時弊的文章,將齊王的昏庸政策批得是體無完膚。文章不知怎地就傳到了齊王的耳朵裡,齊王看後頓時暴跳如雷,怒髮衝冠:“好你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竟敢如此詆譭本王!來人吶,給本王把這狂徒抓起來,押入大牢,擇日斬首示眾,看以後誰還敢亂嚼舌根!”
官兵們如狼似虎地衝進稷下學宮,嚇得一眾學子噤若寒蟬。毛頭被五花大綁地帶走時,還高聲呼喊:“齊王無道,齊國危矣!”學宮的先生們紛紛為毛頭求情,可齊王根本不為所動。就這樣,齊國的文化精英們心灰意冷,曾經熱鬧非凡、人才濟濟的稷下學宮逐漸變得門可羅雀。各國的賢士們聽聞此事,都對齊國失望透頂,紛紛收拾行囊,離開了這個曾經充滿希望的國度,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齊國這是自毀長城,怕是離亡國不遠咯!”
軍事上,齊王更是瞎指揮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齊國邊境,將領田忌和孫臏精心策劃了一場針對燕國的突襲戰。此計本是天衣無縫,就等著夜幕降臨,給燕國來個致命一擊,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揚齊國軍威。
可誰曾想,齊王心血來潮,非要御駕親征。他帶著一群侍從,浩浩蕩蕩地來到前線,還沒等站穩腳跟,就開始對將領們指手畫腳:“你們這些傢伙,就是太膽小怕事!咱齊國大軍如此威武雄壯,何必偷偷摸摸地搞突襲?直接大張旗鼓地殺過去,燕國那幫鼠輩肯定嚇得屁滾尿流,舉手投降!”
田忌和孫臏一聽,差點沒暈過去。他們苦勸齊王,向他詳細解釋突襲戰的精妙之處和必要性,可齊王卻充耳不聞,一意孤行,還自鳴得意地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英明神武。將領們無奈,只得硬著頭皮聽從王命。
結果,當齊國大軍浩浩蕩蕩地衝向燕國邊境時,燕國那邊早已嚴陣以待。原來,齊王前來前線的訊息早已被燕國的探子探知,燕國提前做好了充分的防備。一時間,戰場上殺聲四起,齊國軍隊被打得暈頭轉向,丟盔棄甲,死傷無數。齊王這才嚇得臉色慘白,躲在侍從身後瑟瑟發抖。
好不容易狼狽地退回齊國境內,齊王卻絲毫沒有反省自己的過錯,反而大發雷霆,將戰敗的責任全部推到將士們身上,大罵他們無能:“本王給你們吃給你們喝,養著你們這群廢物,關鍵時刻卻如此丟人現眼!即日起,所有人軍餉減半,若再敢戰敗,定斬不饒!”這一番操作下來,齊國軍隊計程車氣一落千丈,將士們個個心懷不滿,對齊王的怨恨也日益加深,軍隊上下離心離德,哪裡還有半分昔日強軍的風采?
而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