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長平之戰,風雲變色。

第十章:長平之戰,風雲變色

在戰國這個大舞臺上,各諸侯國之間的紛爭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鬧劇,你方唱罷我登場。而長平之戰,無疑是這場鬧劇中最為驚心動魄、高潮迭起的一幕,堪稱戰國版的“史詩級大片”,把各國都捲進了一場血雨腥風之中。

話說那趙國,在趙武靈王搞了個“胡服騎射”的大變革後,實力蹭蹭蹭地往上漲,就像個突然發跡的暴發戶,走路都帶風,時不時地想在其他國家面前顯擺顯擺。趙國的軍隊穿上了緊身的胡服,騎上了快馬,射箭技術也突飛猛進,那在戰場上可真是威風凜凜,把周邊的一些小國嚇得夠嗆,趙國上下也都自信心爆棚,覺得自己已經是天下無敵了,有點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另一邊呢,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也跟吃了興奮劑似的,國力日益強盛,一路開掛般地擴張領土,吞併了不少周邊的小國,眼睛早就盯上了趙國這塊肥肉。秦國的軍隊那也是兵強馬壯,裝備精良,而且打起仗來不要命,一個個都像是從地獄裡爬出來的修羅,讓其他國家望而生畏。

這時候,就像火星撞地球一樣,秦國和趙國在長平這個地方對上了。事情的起因是韓國的上黨地區,這地方就像是一塊香餑餑,秦國眼饞得很,費了好大勁兒眼看就要把上黨拿下了。可上黨的郡守馮亭這時候卻動起了小心思,他覺得與其投降秦國,還不如投奔趙國,說不定還能撈點好處,順便給秦國找點麻煩。於是,他就帶著上黨地區的百姓和土地,投奔了趙國。趙國國君一聽,樂開了花,這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不要白不要啊,想都沒想就收下了這份“大禮”。

秦國這邊可氣壞了,覺得趙國這是明擺著搶自己的東西,士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秦國派出了大軍,氣勢洶洶地朝著趙國殺來,發誓要奪回上黨,給趙國一點顏色看看。趙國也不甘示弱,派出了老將廉頗去迎戰。廉頗可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江湖,他知道秦國軍隊的厲害,也明白這場仗不好打,所以一到長平,就下令修築防禦工事,深挖壕溝,高築壁壘,擺出了一副嚴防死守的架勢,打算跟秦國耗下去,反正自己有堅固的防線,耗得起,就看誰先撐不住。

這可把秦國的將領急壞了,秦軍本來想著速戰速決,沒想到碰上了廉頗這個老烏龜,天天躲在工事後面,就是不出來迎戰。秦軍多次挑戰,廉頗都置之不理,把秦軍氣得直跺腳。就這樣,雙方在長平對峙了好幾年,戰場上雖然沒有大規模的廝殺,但氣氛卻緊張得像拉滿的弓弦,一觸即發。

秦國這邊一看這樣下去不行啊,這麼耗著,自己的糧草也吃不消啊。於是,秦國的丞相范雎想出了一個損招——反間計。他派人在趙國散佈謠言,說廉頗老了,膽子也變小了,不敢跟秦軍打仗,秦國根本不怕他。還說秦國最怕的是趙括,要是趙括來當主將,秦軍肯定嚇得屁滾尿流。這趙國國君也是個沒腦子的主兒,聽了這些謠言,居然信以為真,覺得廉頗這幾年光吃飯不幹活,白白浪費國家的糧草,一氣之下,就把廉頗給撤了下來,換上了趙括。

這趙括啊,是個典型的“學院派”,從小熟讀兵書,說起兵法來頭頭是道,可就是沒什麼實戰經驗。他還特別自負,覺得自己比誰都厲害,連他老爹趙奢都不放在眼裡。趙奢在世的時候,就曾經告誡過別人,說這兒子啊,只會紙上談兵,要是讓他帶兵打仗,肯定會吃大虧的。可趙國國君哪管這些啊,硬是把趙括推上了主將的位置。

趙括一到長平,就推翻了廉頗之前的所有部署,下令全軍出擊,要跟秦軍決一死戰。秦軍這邊呢,得知趙括來了,高興得不得了,就等著他上鉤呢。原來,秦國早就悄悄地把名將白起派到了前線,接替之前的將領指揮作戰,只是對外隱瞞了這個訊息,就等著趙括這個愣頭青自投羅網。

白起可是個厲害角色,號稱“人屠”,打起仗來心狠手辣,計謀多端。他看到趙括主動出擊,就故意示弱,假裝敗退,引誘趙軍深入。趙括哪知道這是白起的計謀啊,還以為秦軍真的怕了他,就帶著趙軍一路猛追,結果一下子鑽進了秦軍的包圍圈。白起一聲令下,秦軍從四面八方圍了上來,把趙軍圍得水洩不通,就像包餃子一樣。

這下趙括可慌了神,他這才發現自己中了白起的計,可已經為時已晚。趙軍被圍在裡面,斷水斷糧,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士兵們餓得兩眼昏花,連武器都拿不穩了,有的甚至開始吃草根、啃樹皮,那場面真是慘不忍睹。趙括沒辦法,只好組織軍隊多次突圍,可每次都被秦軍打得大敗而歸,死傷慘重。

就這樣,趙軍在長平被圍了四十多天,已經到了山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