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不問,任由朝廷中的大臣們自行處理。
大臣們看到這種情況,心急如焚,紛紛前來勸諫。他們深知,如果楚國繼續這樣下去,遲早會走向滅亡。然而,羋旅卻對大臣們的勸諫置若罔聞,甚至還下令在王宮門口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進諫者,殺毋赦”。這道命令如同晴天霹靂,讓大臣們驚恐萬分,再也不敢輕易地前來勸諫。
就這樣,時間在羋旅的荒唐度日中悄然流逝。轉眼間,三年過去了,楚國的局勢變得越來越危急。北方的晉國虎視眈眈,不斷地擴充軍備,意圖南下攻打楚國;南方的越國也在悄然崛起,對楚國的邊境地區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而國內的經濟則因為長期的疏於管理,陷入了一片蕭條之中,百姓們生活困苦,怨聲載道。
就在楚國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大夫伍舉決定挺身而出,冒死進諫。他深知,如果不盡快喚醒羋旅,楚國必將大禍臨頭。於是,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了王宮。
此時的王宮,瀰漫著一股濃郁的酒氣和脂粉香。羋旅正坐在王座上,左擁右抱,與美女們嬉戲打鬧。他的眼神中充滿了醉意和迷離,早已沒有了昔日的英氣和睿智。伍舉看到這一幕,心中一陣刺痛,但他還是強忍著內心的悲痛,走上前去,恭敬地說道:“大王,臣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求。臣近日聽聞了一個謎語,苦思冥想許久,卻始終未能猜出答案。大王聰慧過人,臣想請大王幫忙猜一猜。”
羋旅抬起頭,看了看伍舉,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哦?伍大夫也有被難住的時候?說來聽聽,本王倒要看看是什麼樣的謎語。”
伍舉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楚京有大鳥,棲上在朝堂,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大王可知這是何鳥?”
羋旅一聽,心中頓時明白了伍舉的來意。他微微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伍大夫,你這是在借鳥喻人,拐彎抹角地罵本王啊!”
伍舉心中一驚,連忙跪地求饒:“大王恕罪!臣絕無此意。臣只是擔心楚國的未來,希望大王能夠振作起來,重振楚國的雄風。”
羋旅收起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神色。他站起身來,緩緩走到伍舉面前,扶起他說道:“伍大夫,你的苦心,本王明白。你且放心,本王並非真的昏庸無能之輩。這三年來,本王不過是在暗中觀察,等待時機。你可曾聽過‘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這句話?”
伍舉一聽,眼睛頓時一亮,他彷彿看到了楚國的希望:“大王英明!臣相信大王一定能夠帶領楚國走向輝煌!”
然而,事情並沒有像伍舉所期望的那樣順利發展。儘管羋旅口頭上答應了要振作起來,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依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依舊沉迷於吃喝玩樂之中。
大夫蘇從看到這種情況,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再這樣拖延下去,楚國必將萬劫不復。於是,他決定效仿伍舉,冒死進諫。
蘇從走進王宮,看到羋旅正坐在餐桌前,與美女們開懷暢飲。他毫不猶豫地走到羋旅面前,“撲通”一聲跪下,放聲大哭起來:“大王啊,您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楚國如今內憂外患,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您作為楚國的君主,卻整日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您這樣對得起楚國的列祖列宗嗎?您這樣對得起楚國的百姓嗎?如果您再不振作起來,楚國必將滅亡。臣寧願死在您的面前,也不願看到楚國走向滅亡!”
羋旅被蘇從的一番話深深地震撼了。他看著蘇從,眼中閃爍著淚光。這一刻,他彷彿從夢中驚醒,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他緩緩站起身來,將手中的酒杯狠狠地摔在地上,大聲說道:“好!從今天起,本王要與過去徹底告別!本王要大幹一場,讓楚國成為天下霸主!”
從此,羋旅開始了他的改革之路。他首先對朝廷中的官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頓。那些貪汙腐敗、無能之輩,統統被他掃地出門;而那些忠誠能幹、有真才實學的官員,則得到了他的重用和提拔。在他的精心治理下,楚國的朝廷煥然一新,官員們各司其職,兢兢業業,為楚國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隨後,羋旅又將目光投向了楚國的經濟和軍事。他深知,經濟是國家的基礎,軍事是國家的保障。只有經濟繁榮,軍事強大,楚國才能在諸侯爭霸中佔據一席之地。於是,他頒佈了一系列鼓勵農業生產和商業貿易的政策。他減輕了農民的賦稅負擔,鼓勵農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提高糧食產量;他還開放了楚國的市場,吸引了各地的商人前來貿易,促進了楚國商業的繁榮發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