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16日,張伯倫從慕尼黑飛回倫敦,當晚就召開內閣會議,在同僚面前大肆鼓吹,只有把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才能避免戰爭。
他很快又邀請了同樣軟弱的法國總理達拉第,到倫敦會談。
9月19日,英法兩國政府飛速達成一致,向捷克政府發出照會,強迫他們接受這個方案。
由於捷克人民的惱怒和反對,9月20日,捷克政府拒絕了英法建議。
對此,英法政府十分惱火,威脅捷克政府說,如不改變態度,就要負起“挑起戰爭的責任”。
英國以不給捷克援助、法國不履行《法捷條約》相要挾,終於迫使捷克政府就範。
9月21日下午,捷克政府屈辱的照會英法政府,“以沉痛的心情接受英法兩國的建議”,並對捷克人民發表廣播說:“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我們被人拋棄了。”
張伯倫猶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一般,變得喜不自勝,他到處宣揚自己是歐洲的“和平大使”,兵不血刃的解決掉了一場巨大的戰爭隱患。
殊不知,正是因為英法兩國的短視自私行為,傷了所有國際聯盟成員國的心,以致後來希特勒大軍突起時,比利時,荷蘭等國紛紛宣佈中立。
英法竟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張伯倫在一片輿論指責中,於1940年很快去世。
當然,現在是1939年6月,德國還沒有撕去身上的羊皮,張伯倫也因為制止戰爭的功勞,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但這並不代表,整個內閣議會都是他的忠實追隨者。
伴隨著粗獷的敲門聲,一個洪亮的聲音大聲響起:
“首相先生,我們需要談一談。”
張伯倫頭疼地揉了揉腦門,又是那個該死的海軍大臣丘吉爾。
他粗暴酗酒,性情剛烈,成天幻想著戰爭會爆發,跟溫文爾雅的張伯倫簡直就是格格不入。
但他親自找上門來,自己又不能不見他,張伯倫無奈的回應道:
“進來。”
一陣疾風颳來,張伯倫還沒看清門是怎麼開的,丘吉爾就風風火火的衝到了張伯倫的身邊。
他高舉著手裡的一份摘要,大聲說道:
“遠東地區出事了,蘇日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謝謝您,丘吉爾先生,我已經知道了。”張伯倫一臉無奈地攤開了雙手說道。
“這一次,我們不能再袖手旁觀了,必須在國際上發出我們的聲音,要反對這種肆無忌憚的侵略行徑,如果任由其發展,遲早會引發更大的戰爭。”
丘吉爾是個極富感染力的人,他一邊高聲發表自己的見解,一邊揮舞著自己的手臂,將整個事情講的熱血澎湃。
但張伯倫卻一臉的無動於衷,他耐心地說道:
“我們要做的是安心發展,而不是挑釁那些危險的國家,將英國帶入可能的戰爭災難中。”
“如果我們將頭縮在家裡,任由他們恣意妄為,才一定會把英國拖到戰爭的深淵。”
丘吉爾大聲咆哮起來,他對於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早已心懷不滿,兩人已經不是第一次公開發生爭執了。
丘吉爾的無禮行為,讓張伯倫心中很不悅,他板著臉,堅持為自己的觀點辯護道:
“就算要發生戰爭,也不應該首先由我們英國人開始,只要我們保持忍耐,希特勒就會逐步將眼光投向東方。這才是我一直保持克制的原因。”
“你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醒醒吧,首相先生。”丘吉爾開始越說越激動。
張伯倫已經有點失去耐心了,不希望無休止地跟這個強硬的傢伙糾纏下去,開始下逐客令道:
“好了,我們已經討論過這個話題了,我還有工作需要處理,請幫我帶上大門。”
“該死,你會後悔的。”丘吉爾“砰”的一聲,甩手關上了大門。
丘吉爾是一個性格強硬,不屈不撓,極富冒險精神的人。
如果換一個人,總在首相這裡碰壁,一定會慢慢地放棄這種嘗試,只有丘吉爾始終如一的,反對張伯倫的軟弱政策。
這或許跟他早年的經歷有些關係。
早在1899年,25歲的丘吉爾,以《晨郵報》記者的身份前往南非,採訪英布戰爭。
在隨英軍士兵行進途中,突然遭到布林人的優勢伏擊,丘吉爾雖然只是隨軍記者,但他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奮勇地參加了戰鬥。
儘管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