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守護之力。
林帆來到藏經閣周圍,他仔細觀察著這裡的地形和靈力分佈。他運用自己的靈力,在藏經閣的地下繪製了一道神秘的符文陣法,這個陣法與周圍的山水、樹木相連,藉助自然之力形成了一道無形的屏障。
他在佈置陣法時,動作流暢而精準,每一筆都蘊含著強大的靈力。完成之後,他滿意地點點頭。這個陣法無需關楗,卻堅不可摧,任何妄圖入侵的人都會被這股自然之力所阻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同時,林帆還擅長結靈。他在靈虛觀的各個關鍵位置結下了靈結,這些靈結將觀中的弟子、建築和靈力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有一次,一群妖邪之徒趁著夜色襲擊靈虛觀,他們試圖破壞觀中的建築,傷害弟子。
然而,當他們踏入靈虛觀時,卻發現自己彷彿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靈力陷阱之中。林帆結下的靈結髮揮了作用,弟子們之間能夠相互感知,相互支援,他們的力量在靈結的作用下得到了增強。
林帆站在觀中的高處,眼神冷峻地看著這群妖邪之徒,他雙手結印,口中喝道:“爾等妄圖侵犯靈虛觀,真是痴心妄想。”在弟子們的共同努力下,妖邪之徒被擊退。
林帆始終秉持著聖人常善救人、救物的理念。在他看來,世間沒有無用之人,也沒有無用之物,只要善於引導和利用,都能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有一個名叫阿虎的少年,他生性頑皮,在村子裡經常惹是生非,被村民們視為禍害,甚至被他的父母遺棄。林帆在一次下山途中遇到了阿虎,他看到阿虎眼中雖然有一絲倔強,但更多的是迷茫和無助。
林帆沒有嫌棄阿虎,而是把他帶回了靈虛觀。在靈虛觀中,阿虎對一切都感到好奇,但他的頑皮習性依然不改,常常闖禍。林帆耐心地教導他,給他講述修仙之道和做人的道理。
林帆帶著阿虎在山中勞作,讓他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收穫的喜悅;給他講解靈虛觀中的歷史和文化,讓他感受到這裡的莊嚴和神聖。阿虎在林帆的影響下,逐漸改變了自己。他開始認真學習修仙之術,努力修煉。
林帆看著阿虎的變化,心中欣慰不已,他知道,只要給予關愛和引導,即使是被人遺棄的人也能成為有用之才。
在對待萬物時,林帆也同樣如此。他看到山中的一些廢舊法寶和材料,並沒有將它們丟棄,而是收集起來,經過自己的研究和改造,將它們變成了有用的東西。
他用一塊廢棄的靈晶和一些破舊的法器零件,製作出了一個能夠自動淨化空氣的靈陣,放置在靈虛觀的弟子宿舍中,讓弟子們能夠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氣。
林帆的善舉被靈虛觀中的弟子們看在眼裡,他們都對林帆十分敬重。林帆也經常教導弟子們:“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我們要善於從他人身上學習優點,也要以他人的不足為鑑,不斷完善自己。如果我們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那些能夠讓我們成長的借鑑,即使我們擁有再高的智慧,也會迷失方向。”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帆在靈虛觀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的名字傳遍了整個修仙界,許多人都慕名而來,想要拜他為師,學習他的修行之道和為人處世的智慧。林帆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依然保持著謙遜的態度,繼續在靈虛觀中默默修行,繼續踐行著他心中的“襲明”之道。
在一次修仙界的盛會中,各大門派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修仙之道和應對世間邪惡勢力的方法。會上,林帆被邀請發言。
他站在眾人面前,身姿挺拔,氣質超凡脫俗。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迴盪在整個會場:“吾輩修仙之人,當以善行為本,以救人為先。不應被名利所迷惑,不應因自身的優勢而輕視他人。只有秉持著一顆聖心,才能在這修仙之途上越走越遠,才能真正守護這世間的和平與安寧。”他的發言贏得了在場眾人的熱烈掌聲,大家都被他的高尚品德和深刻見解所打動。
然而,林帆也深知,修仙之路永無止境,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回到靈虛觀後,他又開始了新的閉關修煉。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善於行走的,不會留下痕跡;善於言談的,不會在言語上留下任何破綻;善於計數的,不用籌碼也能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