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說道:“哦?快說來聽聽。”
林帆指著石棺上的符文,說道:“前輩請看,這些符文其實是按照八卦的方位排列的。只要按照八卦的順序,依次按下這些符文,應該就能開啟石棺。”逸塵子聽了,微微點頭,說道:“不錯,年輕人,你果然聰慧過人。那就由你來試試吧。”
林帆深吸一口氣,走上前去,按照自己的推斷,依次按下了石棺上的符文。隨著他的動作,石棺上的符文發出一陣耀眼的光芒,緊接著,傳來一陣沉悶的轟鳴聲。石棺緩緩開啟,一股強大的氣息撲面而來。林帆定睛一看,只見石棺中躺著一把散發著金色光芒的寶劍,劍身刻滿了神秘的符文,劍柄上鑲嵌著一顆巨大的寶石,寶石閃爍著璀璨的光芒。
林帆激動地伸手握住寶劍,就在他握住寶劍的瞬間,一股強大的力量湧入他的體內,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逸塵子見狀,連忙說道:“年輕人,快靜下心來,煉化這股力量!”林帆聞言,立刻盤膝坐下,運轉體內真氣,開始煉化寶劍中的力量。
不知過了多久,林帆終於將寶劍中的力量完全煉化。他緩緩睜開眼睛,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他站起身來,手持寶劍,向逸塵子說道:“前輩,多謝您的指點。晚輩已經成功煉化了神器,如今便要返回青雲門覆命。”
逸塵子微笑著點頭,說道:“去吧,年輕人。記住,神器雖好,但不可為其所累。希望你能善用此劍,造福蒼生。”林帆恭敬地向逸塵子行了一禮,說道:“晚輩定當銘記前輩教誨。”說罷,他轉身走出密室,離開了靈隱寺。
林帆走出靈幽谷後,踏上了返回青雲門的路途。一路上,他思緒萬千,想起了逸塵子的話,心中不禁對“道”有了更深的感悟。他想到老聃死時,秦佚的弔唁方式以及所說的話,“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這與自己在修行過程中所追求的心境竟有相通之處。在面對妖蟒的攻擊時,自己能保持冷靜,隨機應變,不正是順應形勢的表現嗎?而在探尋神器的過程中,自己沒有被神器的力量衝昏頭腦,而是靜下心來解開符文之謎,這也是一種順應自然的做法。
林帆越想越覺得豁然開朗,他感覺自己對修行的理解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握緊手中的寶劍,加快了腳步,心中充滿了對未來修行之路的期待。
回到青雲門後,林帆將神器交給了掌門。掌門對林帆的表現十分滿意,當眾對他進行了嘉獎。然而,林帆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深知自己的修行之路還很長。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更加刻苦地修煉,同時也將自己在靈幽谷的經歷和對“道”的感悟分享給了同門師兄弟。在林帆的影響下,青雲門的年輕一代弟子紛紛以他為榜樣,努力修煉,追求更高的境界。而林帆也在不斷的修行中,逐漸領悟到了“道”的真諦,成為了江湖中人人敬仰的一代仙俠。
老聃死,秦佚吊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老聃死了,秦失前去弔唁,號哭三聲就走了。弟子問:“他不是老師的朋友嗎?”回答說:“當然是的。”“那麼,弔喪像這樣子行嗎?”秦失答道:“對的。起初我認為他是普通人,可是我現在並不如此看。剛才我進去弔唁時,有老年人在哭他,就像哭自己的兒子一樣;有少年人在哭他,就像哭自己的母親一樣。他們之所以聚焦在這裡,肯定有不願弔唁卻弔唁哭泣的情況。這可是失去天性違背真情的,喪失掉自己所稟受的本性,古時候把這個叫做傷天害理的刑罰。當來時,先生應時而來;當去時,先生順天而去,安於時運,順應天然,悲哀歡樂的感情是不能進入其中的,古時候把這個叫做解除了天然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