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他身上,他迎著朝陽修煉;夜晚,月光如水,他在月下冥想。他的修為也在不斷地提升,逐漸成為了靈霄派的中流砥柱。
多年後,當林帆再次回憶起與蘇瑤相識相知的點點滴滴,心中依然充滿了溫暖和感動。而蘇瑤的犧牲,也成為了他修仙路上的一座燈塔,時刻照亮著他前行的道路,讓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初心,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心中的正義,在修仙之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正如蘧伯玉所說:“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林帆在面對世間的種種誘惑與挑戰時,始終保持著內心的平和與堅定,以和為貴,以善為本,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修仙的真正意義。
蘧伯玉曰:“善哉問乎!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心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達之,入於無疵。
蘧伯玉說:“問得好啊!要警惕,要謹慎,首先要端正你自己!表面上不如順從依就以示親近,內心裡不如順其秉性暗暗疏導。即使這樣,這兩種態度仍有隱患。親附他不要關係過密,疏導他不要心意太露。外表親附到關係過密,會招致顛仆毀滅,招致崩潰失敗。內心順性疏導顯得太露,將被認為是為了名聲,也會招致禍害。他如果像個天真的孩子一樣,你也姑且跟他一樣像個無知無識的孩子;他如果同你不分界線,那你也就跟他不分界線。他如果跟你無拘無束,那麼你也姑且跟他一樣無拘無束。慢慢地將他思想疏通引入正軌,便可進一步達到沒有過錯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