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就在眼前。
《明史》記載:孫傳庭於南原佈防三道防線,伏擊李自成。
洪承疇率領兵馬互相照應,於崇禎十一年二月,大敗李自成。
李自成僅餘十八騎,逃至商洛山,蟄伏兩年之久。
……
秋高氣爽,豐收已過。
正事還要接著辦。
孫杰站在駐地的工地前方,臉上的笑容從未斷絕。
現在的磚瓦,數量不少,水泥石灰也囤積了不少。
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便是築城。
在豐收之前,孫杰做好了規劃,以及設計圖紙。
那個時候就開始打地基,開始築城了,只是豐收耽擱了不少事。
現在已經完成了豐收,冬小麥也已經種下,自然接著築城。
城池並不是簡單的塢堡,同時結合了稜堡的優點。
稜堡的實質就是,把城池從一個凸多邊形變成一個凹多邊形,這樣的改進,使得無論進攻城堡的任何一點,都會遭到數道攻擊。
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進行多重打擊、輸出,加上護城河,拒馬以及陷阱,想要從外部攻破,談何容易?
優點明顯,缺點同樣明顯。
普通城池相比,所需要的建築材料,將會成指數上升。
同樣的建築材料下,稜堡的有效面積,也要遠遠低於普通城池。
但這些事對於孫杰來說,並不是問題。
圍繞著駐地,地基已經構建完畢,牆壁也已經升起。
這些俘虜在士兵的看管下,賣力的幹活。
地基採用混凝土澆築,製造出來的那些水泥,完全夠用。
孫杰的帳篷,也已經換成了一個簡單的磚瓦房。
沒有布料帳篷怎麼通透,但保溫效能要好上很多。
百姓們的房間,大部分也換成了磚瓦房。
只不過時間倉促,房間很少,基本上也只有一間。
城池不是規則的四方形,在黃土高原上想要蓋一個規則的四方形城池,壓根做不到。
土地起起伏伏,一會兒是土垣,一會兒又是溝壑。
除非將土垣,又或者將溝壑填平。
但這工作量太大了,就算把現代化的那些器械全部弄過來,也沒有那麼簡單。
所以,城池以勢而建,跟隨地形的起起伏伏,構築牆壁。
城池東西最寬處大概寬三里,南北最寬處寬四里,是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
因為各種溝壑,所以真實面積要小不少。
現在城牆差不多有一人多高,一米七八左右的樣子,不是很高,好在大部分城牆都這麼高,大體框架出來了。
駐地的那些俘虜根本不夠,於是又從野狼包那邊調了五百過來。
為了刺激他們的積極性,孫杰定下了激勵條例。
修建城牆者,每天以消耗磚瓦來算,以五百塊磚為基準。
五百塊以下,罰,五百塊以上,賞。
五百塊以上,每多一百塊,晚飯賞一兩肉,多一百塊,多一兩肉。上不封頂,蓋的越多,賞的越多。
和水泥攪拌混凝土者,每天以水泥粉末一千斤為基準,一千斤以下,罰,一千斤以上,賞。
多一百斤,晚飯賞賜一兩肉,上不封頂。
其他工種,像什麼鋼筋工,木工,都有相應的賞賜。
皮鞭是勞力的下限,肉食,是勞力的上限。
這些俘虜,以前在陝西流竄的時候,都沒有吃過幾次肉。
自從被俘虜之後,別說吃肉了,就連正兒八經的飽飯都沒有吃過幾次。
現在突然賞賜肉,而且一賞賜就是一兩往上,瞬間將這些人的鬥志激發到了極致。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他們之前從來沒有想過。
之前的皮鞭赫然在目,每每想起,身上發痛。
現在皮鞭不僅沒有了,甚至還多了香噴噴的肉。
沒有人能夠抵禦肉的誘惑,這深刻地根植在基因當中。
有些時候不能一昧的毆打,總得讓他們看到希望,激發他們的鬥志。
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才能更好的掌控他們。
孫杰站在一堵矮牆前,牆高一米左右。
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並不是一堵牆,而是兩堵牆。
牆中間,有一部分是夯土,有一部分是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