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皇帝,朝堂內外皆是她的勢力,如此權柄,實在太重,我不欲見此事,該當如何?”
張讓笑著說道:“此事易也,何太后畢竟底蘊不足,不管是學識還是見識,都無法與娘娘你相提並論。”
“娘娘日後只需要臨朝垂簾聽政,再封皇子協為王,加封國舅董重大官以掌兵權,分何進權柄,加上重用臣等,則大事可圖。”
董太后大喜。
次日設朝。
董太后便降旨,封劉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十常侍共同參與朝政。
此舉一出。
便惹的何太后不喜。
董太后在宮中威嚴畢竟更甚於她,何太后眼見此時董太后已然有了想要專權之心,便設下宴席,請董太后赴宴。
董太后自然前來。
兩人相見,只因為此事乃是涉及到她們的根本利益,自然都不會有任何退縮。
其結果很顯然。
到最後兩人必是不歡而散。
還是在張讓等人的勸說之下,兩人才各自回宮。
何太后連夜招何進入宮,將之前發生的事情全都跟何進說了一遍。
何進冷笑一聲:“那張讓等人卻是好大的膽子,我前日裡分明放了他們一馬,現如今他們不思悔改,反倒是想要從我身上分權,也不看看他們自己有沒有這個能耐!”
“你且安心,此事交給我來辦。”
說完之後,何進便直接離宮而去。
遂即便召三公而來,共議國事。
幾人定下計策。
來日設朝,使人奏董太后原本就是藩妃,不宜久居宮中,最好還是遷回河間安置。
垂簾聽政的董太后怒極。
張讓等人自然也是多幫其言。
只可惜。
何進手握兵權,且又提前與那士族商定好了計策。
僅憑還沒有徹底掌權的董太后,又怎麼可能會是他們的對手?
當即便令董太后剋日啟程。
而就在何進派兵將董太后送出京城的時候。
另一邊,他也將那剛剛上任的驃騎將軍董重的府邸派遣禁衛團團圍住。
董重心知自己落在何進手中的下場一定不會太好。
為了保全家人,他只能自刎於後堂。
張讓等人哪裡想到原本一向看起來行動遲鈍,總是慢別人一拍的何進這一次行動竟然會如此之快。
簡直就是以雷霆之勢將他們之前的所有安排盡數掃平。
這背後如果說沒有高人在給何進指點的話,他們是絕對不相信的。
他們本以為何進這個外戚,與他們這些宦官,再與那些士族之間應該會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之中。
大家互相制衡,還能維持的住曾經的那一套規則。
可現在他們才知道,原來這些士族已然變了。
他們所追求的已經不再是曾經的平衡。
而是想要謀求最大的權利!
趁著新君剛立!
為此,這些士族就必須要將他們這些掌握了宮中大權的宦官剪除。
所以他們這一次才會如此堅定的站在何進身邊。
幫助這個本來就已經有了絕對權柄的何進,再將他的權利鞏固下來。
“可真是好計謀啊!”張讓緊咬著後槽牙,恨聲說道。
趙忠嘆了口氣,道:“現如今董太后已經失勢,想來命不久矣,何太后與何進雖是與那些士族暫時站在一起,但他們也知曉士族的厲害,現如今我等還有用,便前去尋何太后求情,此事應該能過去。”
“怕只怕日後何進再被蠱惑。”
“與那些奸猾計程車族相比,何進實在是太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