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小丫鬟慌慌張張的跑進來,林如海眉頭一皺,“何事如此慌張?”
丫鬟忙施了禮,道:“老爺,外頭有一個姓夏的公公來了!”
話音剛落,就見外頭夏守忠面帶微笑,手上託著個紅綢蓋著的漆木托盤,大步走了進來。
見到夏守忠進來,場中的所有人頓時都站了起來,隨後又盡皆跪倒在地。
夏守忠到眾人面前站定,掃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眾人,口中宣道:“皇后聞左都御史林如海之女今日及笄,特賜金鑲翠蝶碧璽花蝠簪一支為賀!”
林如海領著黛玉謝恩。
夏守忠扶起林如海,笑道:“陛下和娘娘,還是頭一次為宗室的公主、郡主以外的人祝賀及笄之禮,對林大人當真是恩寵有加!”
林如海朝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正色道:“皇恩浩蕩,林某一家愧受!”
將皇后賜下的簪子送到之後,夏守忠拒絕了林如海留下觀禮吃酒的邀請,帶著身邊的小太監又匆匆的回皇宮覆命去了。
夏守忠一走,正堂中方才的壓抑氣氛頓時消散。
下方觀禮的忠靖侯夫人笑道:“宮裡皇后都特意賞了簪子,不如今兒就用這支好了!”
賈母聞言,眼中不由一亮,“此意甚好!既是皇后的賞賜,用在今兒,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說罷,將最後一個漆木托盤中五蝠如意的金簪換成了皇后賞賜的金鑲翠蝶碧璽花蝠簪。
接下來,便是繼續之前的流程,梳頭、加笄、換裝、叩拜……
三加三拜之後,林黛玉的及笄禮終於結束。
……
此時,時間早已經是到了巳時中。
賈母和黛玉忙請眾位夫人到內院暫歇。
那邊王嬤嬤也早已安排好了筵席,還在內院中搭了個家常的小巧戲臺,定了一班新出的小戲子,京劇、黃梅俱都能唱。
拿著單子,眾人撿著幾齣想聽的戲點了,那臺上的戲子們便就咿咿呀呀的唱將起來。
一時間,內院裡盡是絲竹樂器之音和婉轉悠揚的戲曲之聲。
幾曲唱罷,已經是午時初了。
王嬤嬤見戲曲結束,趕忙安排丫鬟們開始上酒擺菜。
用過飯後,眾位夫人們就開始陸陸續續的起身告辭。
眾人都散盡了,賈母帶著眾姑娘媳婦們又多坐了一陣子,便也就打道回府了。
…………
弘德七年,三月初六。
經欽天監測算,宜遠行出征!
一大早,賈璟便隨著弘德帝與文武百官們一起,到軍營中祭祀了“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方旗神”等等一眾神祇,又看弘德帝行過遣將禮,給淇國公丘祿授了節鉞……
最後禮送了淇國公丘祿、武城侯王明、同安侯火煜、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等領軍將領出了大營之後,營中的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
就在這個暖和舒適的時節,隨著幾聲炮響,神京大營中,十幾萬的徵虜軍列著長長的隊伍,從營門中魚貫而出。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時隔數月,十幾萬徵虜大軍再度化作一條血肉長龍,在旌旗招展之間,往北蜿蜒而去。
有著之前賈璟出征時,一戰瞬滅韃靼五萬大軍的記錄在,整個大周,上到皇帝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無不對此次的出征信心滿滿。
一萬五的大周軍卒,就能將五萬所謂的韃靼精銳一戰擊潰,這樣的戰績,即便有東勝衛的奏報,說著韃靼人的厲害,但大家心中對於韃靼軍隊的戰鬥力,仍舊是深抱懷疑。
在朝廷眾人的心裡,似乎已經慢慢形成了一個韃靼兵弱的錯誤認知……
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可如今卻變成了在戰略和戰術上都藐視敵人!
旌旗漫卷如雲,綿延十數里的巨龍,承載著整個神京的期盼,期盼著他們的凱旋!
卻不知這份期盼能否成真……
…………
今日的龍首宮顯得有些昏暗。
賈璟的餘光掃過,卻是周遭的簾子有的只拉了一半。
太上皇半倚在龍塌上,垂下眼瞼,蹙著眉頭,正好落在陰影中的面龐上陰晴不定,卻是不知在想著什麼。
而下方,賈璟正坐在一個小巧的錦凳之上,面無表情的盯著龍首宮的底板,視線一動不動。
良久,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