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好好說話,現在,我是勸不了你父皇了,也只有你祖母說的話他還能聽聽。
如果你祖母願意幫你的話。
那應該就沒事了。”
說實話,崔皇后其實也覺得自己丈夫做的有些過分了,但奈何她並不是只有一個閨女,還有兒子呢,她顯然不願意為了閨女得罪丈夫,從而影響兒子。
所以只能給丁雲支了個招,讓她去求她奶奶,太后怎麼著都是獨孤瀟的親媽,其他人他可以不給面子,但親媽面子他又怎能不給,多少是要給一點的。
這也是崔皇后唯一的招了。
說到這,情況就變成了丁雲沉默了一會,才點頭:“知道了,我會盡量。
不過母后,還有一點,我是真的不明白,咱們家也不是沒有守寡的寡婦。
他怎麼不去給別人賜婚,專門給我賜婚,您可別說什麼是為了我好,寡婦日子不好過之類的。普通平民出身的寡婦日子不好過,也許是真的,可是我這寡婦要是日子還不好過的話,其他寡婦豈不都得去死,更何況,他要是真的是為我好,怎麼也應該考慮下我的意見。
而不是給我指個他覺得滿意的。
反正周邊也沒人,您就跟我說實話吧,父皇他這麼做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個,唉,我也只是猜測……
自從你父皇登基以來,私底下的流言蜚語一直沒有斷過,最近這段時間一直有人說,你父皇他是外戚竊權,得位不正,這外戚之說自然是源於你,在此之前,我們家可沒任何閨女嫁入皇室。
我猜你父皇也許是聽到了這些流言蜚語,心生不滿,甚至還有可能遷怒於你,至於想讓你再次出嫁,估計也是因為如此,你出嫁後外戚之說就該斷了。
畢竟寡婦一旦改嫁。
就意味著與前夫家再無干繫了。”
見閨女堅持問,崔皇后她只稍微遲疑了一秒,就說出了自己的大膽猜測。
因為這些話她也有聽說過。
同時更清楚,外戚奪權的名聲的確是不好聽,而獨孤家想造反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甚至可以說是兩三代之前就已經開始準備,造反能成功也跟外戚毫無關係,只是正好恰逢其會罷了。
靠能力上位的被外人說成靠外戚。
心情能好才怪。
“這也能怪到我身上。
難不成還能是我願意,要死要活必須嫁給四十多的靈帝嗎,這真是……”
聽到這,丁雲已經被氣到了。
這都什麼事啊?
“這也只是我的猜測罷了。
好了,時間差不多了,跟我一起去未央宮,待會兒你跟你奶奶好好說說。
現你也就只能指望你奶奶了。”
崔皇后生怕自己閨女一時氣急,再說出什麼不好聽的話,落人話柄,趕忙就此止住討論,直接站起來轉移話題。
然後就要帶丁雲去未央宮。
丁雲也知道,現在早就不是當年她當皇后太后的時候了,皇家無父子可不是說笑,更別說他們還是父女了,現在實在不是說大話埋怨的時候,有什麼怨氣也得憋在心裡,記在記仇小本本上。
等苟到有能力之後再說。
所以當然是立刻閉嘴,然後同樣站起來跟上,跟她母親一起去未央宮拜見太后,當然了,臨走前肯定是有把自己閨女帶著的,這點丁雲還不至於忘了。
約摸不到半刻鐘,她們母女兩個就到了未央宮,太后一看她們過來,便立刻搶先一步招呼她們不用多禮,然後讓他們母女兩個趕緊到她身邊坐下,同時還跟先前的崔皇后一樣,直接伸手就從丁雲手裡接過她閨女,開心逗弄起來。
好在孩子也給面子,並沒有因此嗷嗷大哭,而是嬉笑著去抓太后的手指。
並且咿咿呀呀說些似奶非奶的話。
逗得太后頗為開心。
甚至還現場教起了長樂郡主。
直到孩子累了,微閉眼睛不太樂意搭理她,這才總算停止,同時把孩子還給丁雲,然後,太后她也勸說了起來:
“阿鸞啊,你的事我聽說了。
你父皇他做的雖然不妥,但是給你再找個相公的事還是對的,畢竟你今年也才二十出頭,有些因為家裡守孝的原因,耽誤了一兩次婚事的,人家可能二十出頭還沒來得及結婚呢,所以你這年紀是絕對不大的,沒必要一直守著寡。
這一守得守多少年去啊?
況且你還就一個閨女,你要是有兒子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