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經驗日益豐富,將所有的課本知識全部融會貫通,等到那個時候,另一個重要的診斷因素就被抬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病人、以及病人家屬的態度。
這其實才是大多數治療過程,醫生最需要審視的一個環節。
其實很多時候,醫生治病其實治的很無奈。
課本上標註的最好的治療方案,永遠都是最理想的,可實際情況卻永遠難以企及。
就像之前傳的沸沸揚揚的新聞,醫生反覆勸說病人接受剖腹產,可家屬卻堅定認為自己之前的兩個孩子都是順產,覺得順產的孩子就是要更健康、聰明一些,所以堅持不接受剖腹產。
最後的結果,一屍兩命。
最理想的治療方案已經提供給病人和家屬了,可他們卻有他們自己的理解,並且覺得他們自己的理解,要比醫生十幾年的臨床經驗更加的可靠。
等到悲劇釀成,一切不可挽回,這時候病人家屬卻開始嚎啕大哭,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醫生明明那麼有經驗,自己即便拒絕了,醫生也應該給自己老婆剖腹產,怎麼能見死不救呢!
可事實上。
這世上誰又能預判疾病的發展呢?
醫生不是神,不可能給病人一個絕對準確的答覆。
如果不剖腹產,病人必然難逃此劫……這不是醫生該說的話,應該是個戴著黑墨鏡的老瞎子,顫顫巍巍的抓住病人的手,神神秘秘、故弄玄虛的說出來。
醫生不能明確疾病的發展,但卻能透過經驗和知識,去判斷大機率事件。
就比如,眼下這位老爺子的治療。
蘇傑就能給出一個結論:如果在穿刺引流後,沒有精心的治療,那麼按照老爺子目前的情況,大機率是等不到接下來的手術治療的。
這裡面的困難不僅僅是肉體層面上的炎症,還有精神上的喪失活下去支撐的問題。
所以蘇傑才會在確定手術方案之前,分別和父女雙方都深入的談了一次話。
在確定兩人都是很好溝通的情況,蘇傑才下定決心,使用這種漫長的二段式治療方案。
“病人永遠都是醫生的底氣。”蘇傑也忍不住小聲說道。
“是的,只有他們充分的信任和支援,醫生才能發揮他最高明的醫術……也只有這樣,醫生才敢發揮他最高明的醫術。”老吳贊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