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雅雅是早有準備的。
她穿著一套天藍色紗料西裝外套,頭髮挽起,很有職場白領範兒。
她侃侃而談,“我們大烏村的非遺文化傳承主要有三方面人才,魚皮畫、魚皮藝術品方面有藝術家錢暢,錢暢老師的魚皮畫和魚皮藝術品暢銷全國,在國家都有知名度。樺樹皮作畫有佟惟,薩滿舞蹈有趙銀華,他們都是F縣極具影響力的人物。這幾個人我都跟他們打招呼了,他們都在大烏村,沒外出,明天就能拍攝。”
說完,她眨著大眼睛真誠地望著馬導。
馬導點點頭,看向碧波,“說一下小烏村——”
碧波心裡暗想,三個方面都被邱雅雅說了,她還能說什麼呢,而且一點準備都沒有。
想了想,她急中生智,“赫哲族的非遺文化無非是雅雅說的這三點,大烏村有的藝術家,我們也小烏村也有——”
不等說完,王蘭香急了,毫不客氣地插話,“碧波,領導都在這裡呢,你不能胡說八道,人家大烏村有藝術家我們都知道,你們小烏村啥時候出現過藝術家,能不能不鬧。你不能為了錄製節目宣傳自己的村子說謊話。”
話音一落,全場喧譁,馬導帶來的幾個人開始竊竊私語,聲音很小,雖然聽不見,猜都猜得到是對碧波說話的質疑。
張琪氣地朝王蘭香瞪眼睛,白了她一眼,這種話自己家裡人說說也罷,當著省電視臺的人戳穿自己人,跟叛徒有什麼區別。
張琪當即反駁,“王蘭香,小烏村有沒有藝術家我是知道的,這裡沒有你說話的份,我希望你把嘴巴閉上,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請你離開這裡。在座的每個人都是與明天拍攝節目有關的人,大家在這裡談論問題,你時不時地插話太沒禮貌。行了,你別在這裡坐著了,你趕緊走。”
“領導,我們榆樹村雖然跟拍攝無關,但我可以提建議啊。小烏村沒有藝術家就是事實,如果非要造出藝術家來就是造假,上了電視以後,那不得笑掉大牙嗎!所以,領導,我在這裡還是有用的。”王蘭香簡直是塊狗皮膏藥,攆都攆不走。
張琪眉頭擰成川字,一時間語塞。
“誰說小烏村沒有藝術家!我就是。”一個聲音從旁側斜插進來。
馬導、張琪等人轉頭,碧波看到葛晶瑩穿著一套魚皮衣裙出現,她大方地給大家行禮,“大家好,我是小烏村魚皮衣服的老師,我叫葛晶瑩,赫哲人。我會傳承了師父魚皮衣服制作的手藝,做魚皮衣服,魚皮畫、魚皮相關的工藝品,我還會跳神,薩滿舞蹈。”
王蘭香不熟悉葛晶瑩,但她知道這人不是小烏村村民,急忙喊道,“她不是小烏村村民,她是碧波請過去的老師。”
邱雅雅也說,“葛晶瑩是何熙的徒弟,她確實不是小烏村的村民。”
碧波急忙解釋,“晶瑩雖不是小烏村的村民,但是我們烏蘇裡鄉的村民,而且受聘到小烏村做魚皮衣服的教師,我們都簽了合同的。既然是我們的教師,就屬於小烏村的藝術家。”
馬導很欣賞地看著葛晶瑩,眼睛都亮了亮,“晶瑩姑娘,你身兼數職,又會魚皮衣服,又會魚皮畫,還會跳神,應該是薩滿教,還會薩滿舞蹈,我們就缺這樣的人才宣傳!”
馬導一拍大腿,站了起來,走到葛晶瑩身邊,仔細端詳,滿意地笑著,對張琪說,“張部長,晶瑩姑娘的形象我很滿意,魚皮和薩滿舞蹈,還有跳神,長得還很漂亮,形象過關,這幾項都由她一個人承擔。”
“可是,葛晶瑩她不是小烏村的村民!”王蘭香叫囂著,提著嗓子,努力拆臺。
她看不得她的好?碧波有點不理解王蘭香的做法。
此時,省臺要給葛晶瑩拍攝,碧波自然支援,葛晶瑩的出現如此適時,不然她還需要費一番口舌。她第一次覺得葛晶瑩可愛了。
邱雅雅當然不希望在小烏村拍攝,她希望所有場景都在大烏村,到時候必然採訪她這個村書記蹭一下熱度,提高一下知名度。
想著,當即附和道,“馬導,我建議魚皮文化這塊拍攝大烏村的錢暢,要不讓錢暢也過來,跟葛晶瑩選一下呢?”
張琪看向馬導,等待回答。
馬導想了想,“晶瑩姑娘不但對魚皮文化有研究,她對薩滿文化也很有研究,我覺得她是個多面手,一個人能拍攝兩項內容,這是特殊人才。錢暢只魚皮文化這一塊,我還是畢竟看好晶瑩姑娘。”
邱雅雅點點頭,不再爭辯,心裡暗想,赫哲文化她提出三項,讓葛晶瑩攪合的奪去兩項,只剩下了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