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小的說的全是真心話,還請您大人有大量,饒過他們。”
“念過幾年書?為何當起廚子了?”
張大壯一愣,“回姑娘話,是讀了四五年私塾,可家中窮得都揭不開鍋了,哪好意思一直讓爹孃操勞。”
柳歲點頭,表示理解。
“四五年也夠了,一般的字都識得,如果給你們個活命的機會,但要舉家離開晏城,你們可願?”
眾人默契地跪下,“還請姑娘指點明路,只要能謀個出路養活家人,在哪裡都成。”
柳歲也不廢話,朝著張大壯和於良招招手。
“你倆走近點。”
這群人既然互相識的,瞧著這張大壯又是他們之中能主事的,於良飽讀詩書,一身才學卻無可用之地。
當真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那她柳歲就當一回伯樂。
寧安私塾就兩個先生,有個頭疼腦熱的,孩子們就放了羊,她為此事頗傷腦筋,如今現成的人放在眼前。
“於良,若叫你當個私塾先生,可會覺得屈才?”
於良搖頭,神情十分鄭重。
“我也想明白了,像我們這樣的寒門學子即使中了那探花榜眼也是無用。”
他苦笑,又似自嘲。
“窮得連路費也湊不出來,更莫說入仕之後那些人情打點,怕是連茅草屋也住不起。”
柳歲笑了笑,“教書育人也很偉大,教導別人的同時,你也能更精進自己的學業,或許這天會變也不一定,機會永遠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別到時能入仕了,學業卻早早荒廢了。”
於良聰明,一點就透,他有點心驚,不知這姑娘是何許人,敢說出這樣的話,就不怕砍頭?
算了,他都已經活不下去了,跟著這樣坦坦蕩蕩的人,死又何妨!
“於某全聽姑娘的,您說要我們去哪?”
柳歲彎唇,湊到他們耳邊低語了幾句。
末了拍了拍於良的肩頭,意味深長。
“不強求,只是那裡如今百廢待興,比不得晏城繁華熱鬧,去不去要看你們自己的意思。”
:()都流放了,誰還稀罕當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