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全國大學生性接觸調查(百分比)

時期/活動內容 一般來往 一般朋友 約會 接吻 性愛撫 性交

男生

上大學以前就有過 96。5% 81。6% 36。8% 21。9% 13。9% 4。8%

在大學期間新增加 2。5% 11。9% 23。1% 18。5% 13。9% 6。1%

女生

上大學以前就有過 97。1% 79。6% 30。3% 16。8% 9。0% 2。0%

在大學期間新增加 2。3% 13。9% 26。3% 29。8% 22。3% 6。4%

全體

上大學以前就有過 96。7% 80。9% 35。8% 20。1% 12。2% 3。9%

在大學期間新增加 2。5% 12。6% 24。0% 22。3% 16。7% 6。3%

這個調查結果首先使我們知道了類似歷歷的一群青少年的實際情況,以及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和輔導。這些事情跟他們為人的品質未必有關,與是否好好學習也未必有關,卻深刻影響到他們的感情、心靈、未來,甚至在顛 覆著他們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大學考不上可以再考,人生的基石毀掉了,是一個更大的悲劇。家明在訪談中說:我們成熟 的過程太畸形,胡亂填鴨、模仿,比應試教育還慘,應試教育的過程中起碼整日有人跟你嘮叨不停,有人跟你說,有題可做,這事簡直連資料都不好意思找,找著了也不知有什麼用。

歷歷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她“不知道陰莖伸到陰道里時,需要一個勃起的過程”,她“沒有太多性知識,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害怕自己懷孕,有時會對著鏡子乾嘔,極度緊張”。

這些生理問題對於她是一片空白,但重要的是她與這樣一個並不愛(她的年齡所理解的愛)的男孩,在寂寞的情況下發生了性行為。這樣一路行動的過程中,她好像沒有抽出一丁點時間想到這件事情對自己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要去做,能否掌控自己的慾望……所以這件原本幸福、美好的事情卻使她對愛情產生了懷疑,心靈受到了打擊,對自己自暴自棄,甚至愛情觀和婚姻觀都改變了。

這樣的事實提醒我們,要花一些時間學習愛,學習認識異性。

這是我們想說明的關鍵:放慢速度包括投放愛情的速度,加強思考的長度和強度。因為不在成熟的愛情範圍裡活動的性沒有生命力而只有殺傷力。

況且,這樣的行為在中國還有一些操作上的難度,正像家明在訪談中所描述的那樣:做這件事應該有個很好的環境吧?不能太熱,也不能太餓,最好能洗個澡。但是如果在一個不適合的年齡,很難滿足這些條件,這種粗糙的經歷,這樣的回憶,在將來對雙方都是一種傷害。

事實勝於雄辯,訪談中的少年用自己的生命經歷向同齡人解釋了“青春期”裡一些與眾不同的感受,概括起來就是:性衝動是無所不在的,但學會控制自己的性衝動,在某種程度上幾乎等於控制了自己的命運,否則,立即想要,只會像一列失控的火車,其離開鐵軌後的橫衝直撞帶來的後果不言而喻。

因此,我們面對青少年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教會他們辨認自己的感情和感情衝動,區分非性化的關係和性關係。在性衝動的發展過程中,他們並不總是知道,如何分清這種差別——因為他們覺得任何關係都可能是“性”的。因此,在他們興高采烈地討論友情與愛情時,他們可能會迷失。

重要常識:遺 精傳統觀念把遺精看得很嚴重,認為“一滴精,十滴血”,傷元氣,損失身體精華,青少年常因此焦慮不安,驚慌失措。實際上精液是由精子和黏液組成,一次排放的數毫升的精液中99%是水分,其餘是蛋白質、糖等,其營養物對人體微乎其微。精液在達到一定量後就會排出體外,即“滿則溢”。認為遺精是洩“元陽”的想法是不科學的,會引起緊張焦慮的情緒,對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引自《性心理與人才發展》第61頁,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5月第1版)

建議:

不能把黃色光碟當成性教材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一個驚人的發現:觀看黃色光碟成了一些青少年掌握性知識的途徑,這不能不引起極度的注意。

我國著名的性研究專家潘綏銘在他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