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有人再來煩朕就好!”
“好了,沒事了!”幼公主安慰兩位不知所措的老婦人說:現在走,正是時候。“
幼公主心細,她看到始皇的眼睛竟也溼潤了。
第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
蒙毅將“裝神弄鬼”案審理終結,趙高削去官爵,廢為庶人,依舊在宮中服務。其餘研究小組成員,年輕者謫邊服勞,年老不堪服役者解回原籍,限制居住,交地方官看管。蒙毅對自己辦理的這件案子深感滿意,首犯趙高既然都不死,其他從犯——其中很多是不知情的人——當然也不該死。
但這項判決卻產生了莫大的後遺症,這些儒生術士無論服勞役或是回原籍,全都成為反始皇的有力宣傳者。
皇后已死,神仙夢又破碎,南方任囂、北方蒙恬都做得很好,雖然黔首辛苦一點,但發配築長城的都是些罪犯,省得監獄人滿為患,這是好事。
只是國事清簡,始皇意志消沉,兩者加起來使得始皇動輒發怒,專事挑剔大臣宮人的毛病,使朝中後宮人人自危。
丞相李斯明白這種情形全是因他而起,始皇的神仙夢不醒,就沒有這許多麻煩。
趙高雖廢為庶人,留在宮中辦事,但始皇對他的寵幸並沒有稍減,依然掌握宮中大權,連代理郎中令凡事都要請示他,他仍是實質上的郎中令,所以他們照樣還過往密切。
那天,巴蜀治鑄大王程鄭到丞相府拜會李斯,趙高正好也在座。
程鄭本為僕人,以冶鑄為業,發了大財。他的眼光看得遠,早就投資在巴蜀的礦產和井鹽上,等到秦滅七國,遷移舊時貴族和富豪到各地,他自願選擇了最偏遠的巴蜀。他利用巴蜀的礦產冶鑄,治好成品,遠銷南越,再用極賤的價錢買回當地產品,利用在該地的土著運輸,一來一回 的販賤賣貴,運用便宜勞力,沒幾年就成了鉅富,人稱冶鑄大王。
他富至家僕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有如君王。
這時,秦法原實施的山林礦產國有政策,因官僚辦事效率不佳,官商勾結嚴重,國家收益減少,有意改採承租制,將某處的國有山林礦產租給申請的人,然後每年視產量之多寡制定租金。
程鄭這次來,就是想和李斯談承租巴蜀銅鐵礦和井鹽的事。
當他進門行過賓主之禮後,看到李斯和趙高悶悶不樂,忍不住問道:
“兩位大人是不是不歡迎小人來見?”
“哪有這回事!”李斯連忙言道:“我剛才正和趙高兄談到主上近來心情不好,眾人都感到憂慮的事。”
接著李斯將前因後果都講了,當然中間省略掉他和趙高的事。
程鄭聽了以後,略一沉吟,隨即哈哈笑著說:
“主上這是國無大事,小事嫌煩,閒得無聊。別的君王在這種情形下,就會尋求聲色之歡作消遣,但主上聖明,不屑此道,空閒之餘當然會找你們的麻煩了!”
“鄭先生說得對極了,”趙高在一旁說:“但是要找點什麼事讓主上去忙呢?”
“這個並不難,”程鄭胸有成竹地說:“築長城,掘靈渠雖然是大工程,但不是主上親手經理其事,所以他不會有大多的事好做,因此也就不會有強烈的成就感。我們要找件大工程,讓他自設計到完成都親身參與。他整天有事忙不完,而且有成就的喜悅,當然就不會再遇事挑剔,專找你們的麻煩了。”
“不愧是冶鑄大王!”李斯豎起大拇指來稱讚:“但找什麼事能讓他親自從頭到尾參與呢?”
“我倒想到有一件事可做!”趙高拍拍大腿高興地說:“前些日子,主上在咸陽宮亭上眺望咸陽全景,曾感嘆了一句——咸陽自遷來天下十二萬戶豪富之眾後,人口急速加多,範圍也擴充套件得很快,相形之下咸陽宮就顯得小,而氣魄規模就不夠雄偉了。”
“對,就從這上面著手!”李斯擊案說:“還有驪山陵墓,主上即位就開始修築,後來因為中隱老人一句話就停止了,現在主上人已中年,而且是神仙夢碎,應該會考慮到身後事了,重新治理驪山陵墓,他應該會感興趣。”
“不過,”趙高搖搖頭說:“主上一直忌諱言死,這件事如何向他提?”
“這只是細節問題,應該不難解決。”程鄭說:“李大人和趙大人的兩個構想極好,能夠儘快進行的話,連小人都能沾點光。”
“程先生此話作何解釋?”李斯驚詫地問。
“建築宮殿陵墓所需木材及銅鐵器具太多,當然會給我很多賺錢的機會,不過還待兩位大人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