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手淫,也可經由某種形式的投入,或意念進行交流。
性欣喜的獲得
從許多男性對其射精過程的描述來判斷,他們在生殖器區域經歷過的是一種緊張的樂趣,其感受十分強烈,幾乎是帶有某種疼痛感。然後男性會經歷一個至少是肉體感受的爆發,與其說表現為意識上的爆發,還不如說是一種釋放感或輕鬆感。婦女不一定要經歷肉體爆發,但她們確實經歷過意識的爆發。這一解釋與弗洛伊德的性樂趣原則理論是一致的。按這一觀點來解釋,緊張能透過兩種方式釋放:一是生理的放鬆活動;二是肉體緊張度的精神化,即把緊張度轉化為“性欣喜”。作為以陰莖為中心的男子在接近射精時,他的呼吸加深而不規則,可能呈現諸如“痙攣”之類的表現並暫時性失去控制,這種反應可能是射精時伴隨的各種方式的恐慌反應。相反,性欣喜的女性則呼吸從容不迫,並不失去控制,她們在性交之後精力充沛而不是精疲力竭。
大多數男子在射精後經歷一種休息或平靜的狀態,陰莖通常變得對刺激超敏感或不敏感而且呈疲軟狀態。徹底的體力耗竭可能是一個非常愉快的時刻,這也恰恰是大多數男性在結束劇烈的、也是冗長的抽動過程之後的體驗。
對一男性來說,他只能與自己相親相愛的伴侶經歷性欣喜,而不隨意地與任何人經歷這種感受,而且要達到性欣喜僅僅有愛情還不夠,還必須對妻子有非常透徹的瞭解,得到充分的信任與完全的合作。性欣喜不能製造,一個人所能做的一切是學會如何讓它發生。能說清楚它的最好途徑大概是透過一個隱喻:性欣喜的發生就像一支演奏得十分優雅的樂曲——音樂師必須對他的樂器有十分徹底的瞭解,同時要精通所需要的技巧,也就是說,他必須變成樂曲的一部分,以使音樂能夠自行演奏,透過他而得到實現。在做愛時,肉體就是樂器,音樂就是性欣喜。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是成功的做愛至少需要足足一小時,有的時候甚至需要更長時間。
為什麼很多男性未曾經歷過性欣喜呢?如何幫助他們樹起性欣喜的能力呢?首先,讓我們考慮一下妨礙發展性欣喜能力的五種一般因素:其一把射精和高潮等同起來,因此在射精上投入的精力過多;其二是生殖器中心主義者,把性行為限定在生殖器本身;其三是使生殖器以外的身體與性樂趣完全脫離;其四是不能在不立即排精的情況下持久的保持強烈的性緊張度;其五是把性的相互關係固定在主動與被動、男性與女性的“互歧”角色上。
如上五種因素都表明很多男性對性知識與意識的淺薄,要使潛在的性欣喜成為現實,就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以期實現上述轉變。要清楚一點,性交與做愛在欣喜意義上是兩回事,做愛往往指的是雙方達到完全徹底的身心交流,而性交則帶有匆匆了事的例行公事的意味。實現性欣喜的能力並不能完全取決於消除犯罪感的能力,它實際是透過建設性的運用內疚來發展溫柔的愛撫。內疚是關心和心理學補償的基礎,因此也是愛情的基礎。鞏固性欣喜的能力有利於加強與愛人的親密關係。除非對某個特定個人有一種排外性愛撫的相互關係,否則穩定的性欣喜的能力是不能建立的。性欣喜一旦穩定了,就不會轉移到另外的物件身上。當然如果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親密關係,也可以再次產生性欣喜的感受。總之,愛情是性欣喜能力的基礎,沒有愛情和性義務的承擔意識就沒有性欣喜能力,甚至不必去嘗試這種欣喜。
男性的效能力和性表現
男性在社會化過程中受到的教育總是鼓勵努力與成就。於是求學也好,工作也罷,男子只知道一個個地接受任務,按既定時間完成一個個任務,然後制定新的目標,繼續努力奮鬥。任何事情都要奮鬥,都不可能不勞而獲,所以他們好像繃緊的弦、緊張運轉的機器。如果缺乏奮鬥目標男性反而會感到不自在,似乎只有在有活幹時才能輕鬆些。如果男性把這種態度帶入性生活中就糟了,以為性表現就是效能力,於是男性往往把性高潮看作是性交的惟一目標,而把事前愛撫之類的事都忽略不計。這種先入為主的看法,往往使男性在性活動中喪失了許多的寶貴機會去體驗性敏感點、刺激方式和各種感受。離開這些性感受,只以單一的目標定向,結果往往反而導致性反應的目標難以實現。
男性的性功能並不是永恆不變的,不可能隨時為勃起、性交、射精做好準備。也就是說,大多數男性的性表現狀況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這並不能說明男性的性功能不正常。許多小說、錄影片宣揚了男性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進入性狀態,這只是一種誇張的渲染,它要的是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