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9部分

,未免會給人留下口實。

袁紹的八大謀士商量之後,覺得時機可能還不太成熟,這個時候還有大量保皇派的老傢伙存在,這些老傢伙別的沒有,就是有輩分擺在那,名聲放在那,影響力很大。袁紹要是敢動他們,這些老傢伙的影響力恐怕會對天下的穩定產生很大影響。

但袁紹已經四十多了,在這個人均壽命三十出頭的世界,袁紹覺得再等下去他就老了,所以一定要儘快登基稱帝。這卻讓八大謀士為難了,沒辦法之下,只好聯絡群臣勸進。

朝堂上雖然有一些保皇黨存在,但都是些有名無實之輩,權勢一直掌握在袁紹手裡,朝堂上九成以上也都是袁紹的人,所以群臣勸進也算行得通,袁紹就同意了。

但是在第一次朝堂勸進的時候,卻遭到了那不到一成保皇黨的嚴厲斥責,大罵袁紹的這些臣子是亂臣賊子,還讓袁紹殺之以儆效尤。

袁紹氣壞了,回到家裡拿著劍亂砍:“這些老傢伙,本將軍一定要殺了他們!”

發洩了一通之後,袁紹覺得光發脾氣也沒用,事情總要解決,於是再次召集八大謀士,讓他們出出主意。

八大謀士也是唉聲嘆氣,他們都說現在時機還不成熟,袁紹有點太著急了,可是身為臣子,就應該為主分憂。但現在的確形勢不太好,有些頑固的保皇派至少需要五六年才能清洗乾淨,於是八大謀士深思細想之後,還是勸袁紹再等等,讓袁紹用五六年時間把這些人清洗掉之後再改朝換代。

但袁紹是個倔脾氣,尤其到了現在,天下基本上在他手裡的時候,他那自大的本性露出來了:“不行!本將軍一定要在兩內登基!你們都給本將軍好好想想!”

八大謀士苦笑,我們都想了好多天了,真沒有穩妥的招啊!

見自己的八大謀士都沒招,袁紹嘆了口氣:“看來本將軍只有求助小右了。”

八大謀士沉默了。

甘心嗎?不甘心。但有什麼辦法?他們就是沒辦法,袁紹去找左小右要法子,他們能怎樣?但從內心深處,他們也想看看左小右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辦法幫助袁紹拿下帝位?

要是這樣左小右都有行之有效的辦法,他們……就承認左小右的確是天下第一謀臣。

於是數日後,左小右接到了從洛陽發來的密信。

看完密信上的內容後,左小右淡淡一笑,回了八個字:“威壓皇臣,恩惠百姓。”大概覺得這麼說還不夠清楚,左小右乾脆寫了句大白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幾天後,袁紹接到左小右的回覆,突然想起了當初左小右所說的那番話: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回想到二十年前險些掀翻大漢的黃巾之亂,袁紹越發體會到了民心的重要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袁紹喃喃的唸叨著這句話,眼神愈發堅定起來。

此後數月之間,袁紹不斷深入民間,給民間百姓留下英明神武,卻又和藹可親的形象。另一方面,袁紹卻不斷地打壓保皇黨,不斷把他們幹過的醜事一件件暴露出來,然後把這些事透過大字報的方式四處張貼,讓天下百姓都知道這些人的醜惡嘴臉。

總而言之就是把這些人搞臭,讓民間說起這些人就是一口唾沫啐過去,直接讓那些保皇黨背後的人自動和這些人劃界限,免得傷及自身。

如此一來,保皇黨在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裡就臭了大街,走在路上都有人丟臭雞蛋,偏偏沒有人管。看到百姓們義憤填膺的樣子,也沒人敢管。

就這樣,袁紹用了短短四個月時間,就把那些保皇黨全部打入十八層地獄。與此同時,群臣重新勸進。

這一次,沒有了保皇黨的朝堂上已經沒有了反對的聲音,只是小皇帝見所有人都要他退位讓賢,又氣又急,最後更是涕淚橫流,說天下是劉家的,不能斷在他手裡。

這可是惹怒了那些武官,脾氣暴躁的顏良直接把小皇帝拽起來,那雙大牛眼跟燈泡似的瞪著小皇帝:“你敢不退!信不信老子砍了你的腦袋當夜壺!?”

小皇帝雖然怕得要死,但就是哭著搖頭不肯,寧肯腦袋被砍了當夜壺,也不想把劉家江山葬送在自己手裡。

袁紹一看第一次不行,就暫時放棄了這次機會。不過沒關係,群臣勸進的套路就是三次才算完。比如原本三國演義中劉備當了徐州牧,也是經過三次勸諫之後才勉強答應。其實那不是劉備多仁義,只不過是那個時代的套路罷了。

比如後來曹丕逼漢獻帝退位讓賢,也是經過三次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