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馬超無險可守。剩下的就要真的靠實力了。
見曹操已經渡過渭河,韓遂和馬超異常緊張,立即召集所有能戰之士,整軍備戰。
曹操在渡河後的第二天,給韓遂送去一封信,邀請韓遂第二天在兩軍陣前答話。因為曹操語氣很客氣,倒是讓信使安全的離開了西涼軍營。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是這個時期已經沒多少人信那一套了,如果好說好道還好,要是言語傲慢,是很可能被幹掉的。比如在打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給孫權送去招降書,接過孫權派信使送來一張白紙。意思是說:要戰便戰,少廢話。
然後這個倒黴的信使就被曹操幹掉了。死得冤啊!
既然曹操好說好道,第二天兩軍分列兩側,曹操和韓遂紛紛上前,隔著十米距離笑哈哈的說著當年在洛陽的往事。那已經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韓遂也是上了年紀的人,難得遇到舊識,說起舊事,也不禁感慨萬千,和曹操多聊了一會兒。
聊了差不多一個時辰,聊的馬超那邊驚疑不定,而曹操見火候差不多了,便對韓遂抱拳道:“文約兄,你我多年好友,我不欲與文約兄交戰,只是操一統天下在即,這一仗卻是不得不打,希望文約兄能看清局勢,順天而為,則涼州幸甚,天下幸甚。”
韓遂沉默不語。
“操知文約兄難處,也罷!”曹操道:“操便給文約兄留出十日時間,十日後,望文約兄給操一個答案。若文約兄順天而為,到時操絕不會虧待文約兄,萬望文約兄以天下蒼生為重,更要為韓家後人為重。”
曹操最後一句話給了韓遂極大的震動,深深地看了曹操一眼,抱拳拱手:“孟德好意,遂定會認真考慮。無論成與不成,十日之內,必有答覆。”
曹操抱拳拱手,和韓遂各自歸陣。
當韓遂迴歸本陣後,馬超立即上前詢問:“伯父和曹操說了什麼?”
“沒什麼。”韓遂搖搖頭,不願多說,他是真的要認真思考曹操的建議了。
如今曹操距離一統天下只剩下涼州和益州二地,益州雖有山川天險,但也將自己死死的困在裡面不得而出,早晚被曹操所迫,而涼州這邊又被曹操度過了渭河,沒了天仙阻攔,只能依靠硬實力分個高下。但很顯然,曹操的十萬騎兵和二十萬步兵都是裝備精良的百戰之兵,十分強大!整個西涼滿打滿算也才十多萬騎兵而已,而且裝備很爛,真打起來,後果不用想。
而且曹操最後那句話的威力太大了,他韓遂已經老了,沒幾年好活,但是他的後人呢?如果他決策失誤,累及後代子孫,九泉之下,讓他如何面對子孫後人?
韓遂心事重重的離開後,馬超的臉色卻是陰晴不定。馬超計策不怎麼樣,政治頭腦也不怎麼樣,但是對韓遂的懷疑和警惕之心卻很重。聯軍就這點不好,心不齊。遇到點事情就容易各自為戰。歷史上,曹操用較為拙劣的離間計就分裂了韓馬聯軍,就是看準了這一點。
因為曹操和韓遂的‘約定’,兩邊一連三天都沒有開戰,但是曹操卻在第三天給韓遂送去了一封信,和歷史上不同,這封信並非塗塗改改的信,而是一封戰報。
當韓遂看到這份戰報後,頓時全身無力的長嘆一聲,主動去找馬超。
馬超那邊剛剛得知韓遂收到了曹操的一封信,正驚疑不定,卻見韓遂主動找上門來,不禁愕然:“伯父所來何事?”
韓遂嘆了口氣,把手裡的戰報遞給了馬超,當馬超看完戰報之後,和韓遂一樣沉默了。
戰報上只有八個字:劉璋獻城,益州平定。
原本曹操是要按照左小右的計策,寫一封塗塗改改的信件給韓遂的,但是就在不久之前,夏侯淵遣信使快馬加鞭趕赴長安,第一時間送到了曹操所在的軍營。
曹操接到戰報,頓時仰天長笑:“天助我也!”
左小右看了一下戰報,上面詳細講述了攻克益州的情況,其實很簡單,夏侯淵率軍進入漢中的時候,跟漢中的張魯打了一架,然後稀裡糊塗就打贏了。
之所以是稀裡糊塗,是因為張魯原本仗著地利,居高臨下的面對曹軍,原本可以堅守一段時間的,但也許真的是天佑曹操,張魯軍的營地竟然竄出來一群野鹿,導致張魯軍譁變,然後夏侯淵試探著攻關,結果一點抵抗也沒有,就把營地打下來了。
贏的可謂稀裡糊塗。
在這之後就簡單了,張魯的關卡都沒有了,只能縣城投降,而夏侯淵打贏了這場仗,一切就十分順利了。
面對著水陸兩面夾擊,劉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