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章 殿試問策

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

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之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

刑之以刀鋸,是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則舉而歸之於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而他的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賞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祿來獎賞;也知道天下的罪惡是罰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鋸來制裁。

所以當賞罰有疑問時,就以仁愛之心對待。

用君子長者的寬厚仁慈對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繼回到君子長者的忠厚仁愛之道上來。也就是借用仁義來詮釋賞罰。

很明顯他的文章是從朝廷的角度去分析的,而且無論是從事件的分析還是在道理的闡述上都讓陳政感覺到十分的滿意,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人的名字。寫下這段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歷史上屢不中第,寫下那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狂♂人♂小♂說♂網*♂.du♂shu.k♂r♂絲♂路♂文♂學♂網*♂.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