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章 第一人稱的親密度

對社會群體的特點和文化背景進行細緻的描繪。社會群體可以是一個家族、一個部落、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甚至是一個特定的職業群體或興趣愛好群體。每個社會群體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這些特點構成了社會群體的個性和魅力。

例如,在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中,作者生動地描繪了白鹿原這個關中農村社會群體的生活風貌和文化傳統。白鹿原上的人們遵循著古老的宗法制度和道德規範,他們勤勞樸實、善良正直,但同時也有著封建禮教的束縛和狹隘的思想觀念。小說透過對白鹿原上各種人物的刻畫,展現了這個社會群體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主人公白嘉軒作為白鹿原上的族長,他身上集中體現了白鹿原人的傳統美德和價值觀念。他堅守著宗法制度,維護著家族的尊嚴和榮譽,但同時也在時代的變遷中不斷地面臨著挑戰和衝擊。透過對白嘉軒與白鹿原這個社會群體之間關係的描寫,讀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國農村社會在近代歷史變遷中的滄桑鉅變。

2 讓主人公在社會群體中顯得真實可信

為了讓主人公在社會群體中顯得真實可信,作者需要讓主人公的行為和思想符合社會群體的特點和文化背景。主人公不能脫離社會群體而孤立存在,他的言行舉止應該受到社會群體的影響和制約。同時,主人公也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他在與社會群體的互動中,既會受到群體的影響,也會對群體產生一定的影響。

例如,在老舍的小說《駱駝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底層勞動者,他來到城市後,渴望透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在那個黑暗的社會里,祥子的夢想一次又一次地被現實擊碎。小說透過對祥子在城市中的生活經歷和奮鬥歷程的描寫,展現了他與城市社會群體之間的複雜關係。祥子一方面努力地適應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又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善良和正直。他在與其他車伕、車行老闆、警察等社會群體的交往中,不斷地遭受著欺騙、壓迫和剝削,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和尊嚴。透過這樣的描寫,祥子這個人物形象顯得非常真實可信,讀者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他在社會底層掙扎求生的艱辛和無奈。

3 透過主人公對社會群體的觀察和思考引發讀者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小說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一種反映社會現實、傳遞思想觀念的藝術形式。透過主人公對社會群體的觀察和思考,作者可以將一些社會問題巧妙地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引發讀者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

例如,在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中,主人公狂人透過自己的視角,觀察到了封建社會中人們的種種病態行為和思想。他發現周圍的人都在吃人,而自己也可能成為被吃的物件。這種對封建社會的深刻批判和對人性的深刻反思,使小說具有了強烈的思想性和批判性。讀者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對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病進行思考,從而對社會現實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又如,在劉震雲的小說《我不是潘金蓮》中,主人公李雪蓮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與各級政府官員展開了一場長達二十年的鬥爭。小說透過李雪蓮的經歷,揭示了中國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司法不公等問題。讀者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會對這些社會問題產生強烈的共鳴和反思,從而促使他們關注社會現實,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八)親密度的變化與情節轉折

親密度的變化是小說情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它往往會引發一系列的情節轉折,使故事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透過巧妙地安排親密度的變化節點和方式,作者可以製造出懸念、衝突和高潮,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讓他們沉浸在故事中無法自拔。

1 在情節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安排親密度的突然變化

在小說創作中,情節的發展通常會有一些關鍵節點,這些節點往往是故事的轉折點,決定了故事的走向和結局。在這些關鍵節點上,安排主人公與其他人物之間親密度的突然變化,可以打破原有的平衡,給讀者帶來強烈的衝擊和震撼。

例如,在英國作家 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主人公哈利·波特與伏地魔之間的親密度變化貫穿了整個故事的始終。在故事的前期,哈利·波特與伏地魔之間是純粹的敵對關係,伏地魔一心想要殺死哈利·波特,而哈利·波特則在不斷地成長和反抗。然而,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一個情節轉折: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