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兩百零八章 眾籌

對於儒家官員而言,他們最重要的兩種手段,一是撂挑子,二是筆桿子。

儒家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維護皇權的正統性,以及替皇家治理天下,這同樣是儒家讀書人孜孜不倦,為之奮鬥的目標。

撂挑子自然就是辭官或者以辭官為藉口來要挾皇帝,這種手段在朝臣尤其是大佬之間用的最為頻繁,目的自然是為了讓皇帝妥協,從而達到自己的訴求。

皇帝不擔心天底下的讀書人都撂挑子,畢竟想當官的讀書人多了去了,讀書出仕之後成為當官的一員,那麼官員的利益訴求就是一致的,可沒出仕呢?

比如秀才,秀才會去管官員的利益還有道統之爭?

他們一天沒考上舉人,那就連當官的資格都沒有,你讓他們去考慮這些,純粹就是扯淡。

不得不說,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還是誕生出不少擁有氣節的大臣的,這些古之名臣不畏皇權者有之,據理力爭者有之,因為不滿直接辭官歸鄉的也不在少數。

為了自己心中認定的理念,這些古之名臣拋頭顱灑熱血,和皇權做鬥爭,不惜以身殉道者同樣比比皆是。

但是這類官員相對於龐大的文官而言,無異於鳳毛麟角。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

後世對於大明的評價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朱厚煒從未質疑,但這些和文官有多大的關係,這是王朝的意志!

而官員,王振想成為童貫第二,所以鼓動英宗親征瓦剌,最終有了土木堡之變,在這之後文官當殿捶死王振親信,可之前呢?

劉謹權傾朝野的時候,滿朝大臣被迫害被排擠,那些官員為了自己的烏紗帽,誰出來據理力爭過。

魏忠賢活著的時候壓服全朝,滿天下的官員曲意逢迎,為其立生祠的都不計其數,那時候怎麼沒有看見有骨氣的讀書人跳出來指著魏忠賢的鼻子罵?

大明的文官確實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利益群體,他們也確實有著共同的利益和政治訴求,面對非文官的外部力量時,他們會抱團會自救,但肯定不會不惜一切代價。

所以朱厚煒根本沒把所謂的文官集團放在眼裡,原因很簡單,太監都能搞定的事,他身為皇帝沒有道理搞不定。

當然皇帝是要臉的,但是文官可以為了道統不惜一切,難道他就不行?

自己的抱負都實現不了,還要受制於文官,那還要個屁的臉,實在不行,朱厚煒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培養出一個劉謹和魏忠賢,讓不要臉的閹人把文官折騰的欲仙欲死!

朱厚煒不怕文官為了對抗他使出撂挑子這個毫無技術含量的手段,因為就算八成以上朝臣以辭官來威脅他,他也有足夠的應對策略。

至於筆桿子,無非就是抹黑,就好像在原本歷史上那樣抹黑應州大捷,抹黑正德皇帝一樣。

正史確實掌握在文官的手裡,但天底下的讀書人可不都是當官的,朱厚煒相信只要他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那麼隨便史官怎麼抹黑,都無法抹黑掉他身為明君這一基本事實。

殿試,考生從辰時入宮,到開始考試再到結束要持續整整一天,當然這不是說考生寫一篇文章就一定需要一天的時間,事實上能從數千上萬的舉子當中脫穎而出成為貢士,他們這輩子不知道寫過多少文章。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讓他們放開寫,毫無顧忌和負擔的去寫,那麼讓這些人一天寫個十篇八篇都不存在絲毫難度。

之所以慢,是因為重視,殿試可以說已經是所有貢士這輩子的最後一場考試,考的好與差直接關係到考試的名次,而名次關係到前程,甚至是這輩子仕途最終能達到的高度。

而且只有一次機會!

絕對不存在後悔藥可吃的唯一一次機會!

所有的貢生面對這樣的終極考試只會慎之又慎,他們要去考慮天子為什麼會出這樣的策問,天子想要聽到什麼樣的話,還有自己的策問會不會被天子看到。

如果天子看不到,那麼看自己卷子的閱卷人會是什麼想法,自己能否迎合官員的想法。

這裡面的學問簡直大了去了,至於什麼避諱,那簡直是小兒科,能從科考廝殺到宮裡,如果連避諱都避不好,那這書也是白讀了。

每一位貢士都先將文章的初稿寫在稿紙上,然後先看一遍有沒有犯忌諱的地方,如果沒有再從開頭來一句一句推敲,如果覺得不行,那就劃掉重寫。

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如此一來一篇文章從破曉寫到黃昏簡直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