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大同鎮

了這些被選調的鎮兵,鎮兵們就在為首幾人的率領下,殺死賈鑑並裂其屍,逃出城外,嘯聚集於塞下的焦山。

事變發生之後,張文錦害怕這些兵變的人與塞外的蒙古騎兵聯合,又好言相勸將這些人招撫到城中。

但當張文錦追查為首倡亂者的時候,為首幾人又再次生事,聚集亂兵焚燬大同府門,並劫出囚徒、焚燒都察院門。

兵變益發不可收拾!

張文錦見勢不好,跳牆逃入博野王府之中,結果卻仍然被這些亂兵搜出殺死並裂屍。

不僅如此,亂兵們還開啟府庫,用庫藏軍甲器械武裝起來,又去圍殺鎮守和總兵。

幸好這兩個人早就多藏起來,這才倖免於難。

事情越鬧越大,亂兵們也沒有了主意,於是他們便從牢獄中放出了一位因事被逮捕入獄的總兵官朱振,推為首領。

朱振見無法推脫,便與這些亂兵約法三章:勿犯宗室,勿掠倉庫,勿縱火殺人。

亂兵們商量之後,表示願意聽從約束,只是要時任鎮守和巡按等官員代為上奏,請求朝廷赦免他們。

得知詳情的嘉靖帝,責怪已經被亂兵殺死的時任巡撫張文錦撫馭失宜,以及賈鑑等相應的官員太過嚴刻才導致兵變,感到事情宜小不宜大,便命兵部左侍郎李昆資敕赦之。

原本這場兵變風波就該偃旗息鼓了,但過了幾天之後,朝廷的赦書還未送到,城外卻到了一支大軍。

原來這是兵部尚書金獻民和總兵官杭雄等人率師出鎮甘肅,途經大同,駐師補充給養。

然而亂兵們根本不知道,以為是朝廷派遣過來的討伐大軍,已經解散的亂兵們重新聚集,人心惶惶。

他們一度還包圍了代王府,亂子越鬧越大。

嘉靖帝甚是不悅,最終決定派遣京軍討伐這些大同亂兵。

不過為了邊境穩定,仍未大動干戈,只是捕殺了亂兵之中為首以及作惡最甚的那些人。

嘉靖三年的大同兵變,由於嘉靖帝用人得當,以及所用之人也不辱君命,終於得以平定,大同轉危為安。

可是八年之後,隨著蒙古騎兵的頻發騷擾,大同再次發生兵變。

嘉靖十二年七月。

河套蒙古騎兵東渡黃河,將要入侵大同,嘉靖帝得知之後,立即命兵部左侍郎劉源清總制宣府、大同、山西、保定諸軍務,防備蒙古。

為了防止蒙古騎兵的衝擊,大同時任總兵李瑾建議在天城之左挖一條長四十里的壕溝,用以遏止蒙古騎兵,得到劉源清的批准,令其三天之內完成。

李瑾平日本就馭下少恩,不得軍心,這時得了統帥之令,加之工期緊迫,更加任意捶楚。

士卒不堪忍受,一下子就聚集了近百人,不但合力將其殺死,還脅迫總兵朱振代理指揮並縱火燒燬了時任巡撫潘仿的官署。

時任巡撫潘仿奏報,是因鎮將用法苛刻才導致的兵變,希望朝廷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那位總制劉清源卻奏請討伐。

最終,嘉靖帝降旨,命劉清源和潘仿相機剿撫。

於是,潘仿與相應官兵設計擒獲首惡十餘人,縛獻劉清源軍門。

原本這場兵變已經可以逐漸平息,可是劉清源卻是腦子一熱,發了一則榜文,榜文中強調,當年五堡之變,朝廷處置太過寬鬆了,才導致了再次兵變,這次必須從嚴處置。

那些參加過那次兵變計程車兵看到這個榜文,人人感到惴恐,以為朝廷要追理前次之事。

大同城內人心不安。

然而即便如此,劉清源卻全然不顧,並且還火上澆油,他提議嚴加審問那些被擒獲之人,然後根據那些人的口供進入大同城抓人。

劉清源的做法立即激起了士卒更大的惶恐,最終導致群起為亂。

潘仿和相應官員竭力維持秩序,指揮相應將領擒斬鼓譟者二十餘人,但卻已經控制不住局面。

第二日,劉清源親自率領朝廷大軍開到城下,大肆殺掠,並整頓好隊伍準備強行攻城。

然而城中亂兵早已做好準備,城門緊閉,如今見官軍如此作為,更加堅定了他們誓死抵抗的決心。

他們看到官軍列隊,將要攻城,更是主動開啟城門,從城中殺出。

大同邊軍都是久經戰陣,特別是五堡軍兵,更是驍勇善戰,京軍不是敵手。

不過京軍畢竟人數眾多,再加上京軍中還有不少修煉強者助陣,從城中殺出的亂兵很快不敵,悉數退入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