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論什麼時候,都有那頭鐵,不知進退的人,這不,有人跪下了:“啟奏聖上,六皇子代筆聖上理所當然,可是這六皇子妃,怕不是有些逾越了吧。何況現在尚未大婚,稱呼六皇子妃,為時尚早吧。”御史吳為有覺得此時到了他出頭露面的的時候,沒人敢說,那他這個御史就來說說。
御史風聞言事,只管諫言不負後果。
永安帝一聽,好啊,他正想展開說說離離那丫頭呢,好話一片沒人找茬,讓他怎麼說,可巧有人來給送梯子來了,“吳御史是吧,御史管什麼,朝中諸臣違法私密之事可管,皇家違法犯罪之事朕也說過御史可管,”永安帝身體前傾,探到玉案之前,看著跪在大殿上的吳御史,給他極強的壓迫感。
“可是,朕並未給你干涉朕政務的權利,更沒有給你置喙皇子婚事的權利,六皇子和定國公府嫡女喬離離的婚事是雙方母親在他們幼時就已經定下,只因邊關諸小國不穩,定國公不能及時回京主持大婚事宜,才延期至今,可朕心急了,想先認下兒媳婦,有錯嗎?”
“他們成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庚帖已換,婚書已寫,聘禮已下,在此,朕不妨告訴你們,太子妃的印信,朕早在幾個月前就給她喬離離了,叫個六皇子妃,何處逾越?”
這句話猶如一個驚雷在大殿中炸響,太子妃的印信給了六皇子妃,那太子,還能是別人嗎?
“再不妨告訴你你們一句話,朕是先選定的太子妃,後選定的太子,六皇子妃代筆批個奏摺,何處逾越?”
何處逾越?何處都逾越,就沒有這麼幹的,可是沒人敢說,要變天了。大燕國的貴妃娘娘地位就比永安帝高,如今這呼之欲出的太子妃,看來地位也要在太子之上啊。
皇上是老二這件事,也必須好好的傳承下去。
“吳御史,逾越的是你。”皇上這句話字字擲地有聲,把吳為有嚇得癱軟在地上。“辭官回鄉養老吧。”梯子朕收下了,人回家吧。
“你們要知道,如今你們每個月能按時拿到俸祿,邊關的將士能拿到餉銀,全靠六皇子妃出謀劃策,京城中這幾個月的繁榮全靠六皇子妃暗中籌謀,今年的蟲災,旱災,澇災沒有出現,全靠六皇子妃獻計獻策,她甚至獨身一人匹馬去了淦江,挽救了十二個村的村民和幾十位朝廷命官的性命,她就是批個摺子,還能批錯了嗎?”
這些事,朝中的大臣們也都略有耳聞,但都不是很相信,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哪有這樣大的本事,如今,從皇上的口中說出來,頓覺如雷貫耳。
一時大殿中鴉雀無聲,一時後,眾人齊齊跪地:“六皇子妃聖明。”“六皇子妃大才。”“六皇子妃萬福金安。”的呼聲響成一片。
今日之後,喬離離還是喬離離,喬離離已不是喬離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