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章 水運

第一百一十三章 水運

鬱璟晏先是說自己要離開大約四五天,送皇子妃回京城。

大家都沒有任何異議,皇子妃必須得安全送回去,不然路上出了事,或者被其他的皇子截胡了怎麼辦?這麼有本事有福氣的皇子妃可得好好寶貝著。

然後,宣佈懷江灘現已形成的湖,皇子妃命名大王湖,取名“王”字,是對原來十二個村的紀念,“大”是對他們的褒獎,用大王這兩個字來給湖命名,也是希望從此以後,大王湖可以壓制住淦江,讓它不再氾濫成災。他會給皇上上奏摺,以後輿圖上,就用大王湖這個名字了。

這件事他們更沒有異議,本就是因為皇子妃提的洩洪方法,才有了這個湖的,她取名不是最正常的嗎,大王湖這名字多好啊,又有寓意,又霸氣。

接著,他就把這幾天的工作安排下去,洩洪口通往大王湖的堤壩,要測量各種資料,從而最後做出大壩的圖紙,地上河那段的堤壩也要進一步加固,淦江和大王湖堰口的兩座竇閘,也要具體的資料,制定修建圖紙。

圖紙有了,做總價預算,然後,就看誰能給錢了。

鬱璟晏的事,講完了,輪到喬離離了。

喬離離這段時間的表現,所做的決定,都讓這些人心服口服,如果沒有她,他們都死了兩回不止了。

在懷江灘被泥石流埋上,在地上河被水沖走,要是這兩回都死不了,眼睜睜的看著敦華古城被淹,回去也是跑不了被皇上砍頭。

而現在,他們治水有功,保住了懷江灘十二個村的一千多口人,保住了整個敦華古城,等回去,皇上肯定會有褒獎的,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質疑喬離離的決定。

聽了喬離離的話,那是能升官發財的,誰會不聽,喬離離沒說講的時候,他們還想找她講講呢,必須聽,還得仔仔細細的聽。

喬離離站到鬱璟晏的旁邊,聲音清朗,力求每個人都能聽到:“諸位大人是一路從淦江上游走下來的,在你們看來,淦江有沒有可能行船?水運那種?”

“司水長說,河面夠寬,水深也足夠。”

另一位大人說,“水流太過湍急,容易打翻船隻。”

“順流而下是行的,可是如果逆行的話,這水流很難行船。”

其實這些情況,喬離離透過這幾天和鬱璟晏的交流,她都是知道的。

“原來的淦江比現在水流還要急,水勢也還大,是因為咱們在上游挖了很多引水渠,水庫,修了竇閘,淦江才變成了現在這樣。”喬離離在引導話題。

“是啊,如果不是在上游採取了那麼多措施,今年這樣多雨,淦江都不知道決堤多少次了,那就是民不聊生啊。”一個官員深深的嘆了口氣,如果那樣,半個大燕都要被難民充斥,拿什麼給這麼多人吃。

“我有一個想法,想問問諸位大人是不是行得通,如果咱們在淦江上修建足夠多的竇閘,再在需要的地方挖足夠多的水庫,這淦江是不是就可以行船?”喬離離說完這句話,就等著這些大人給回覆。

這些大人也不是空口說白話的,他們有的拿出懷裡揣的記錄本仔細檢視,有的蹲在地上用樹枝演算,有的掐著手指唸唸有詞。

專業的事就得交給這些專業的人來評估,喬離離她自己也就是有個天馬行空的想法,不能越過這些專業人員來執行,她可沒那麼盲目自信。那是要栽大跟頭的。

如果淦江上能行船,這就等於開了一條水運路線,眾所周知水運比陸運要省很多運費,這就是一條白花花的掙銀子的線路啊。

這些官員先是各自為政,自己算自己的嗯,後來又進行了小組的討論,最後,在司水長的帶領下集體推演了一遍,差不多用了兩個時辰。

開始喬離離和鬱璟晏還以為很快,就在一旁等著,結果發現,卻是一時半會都停不下來的節奏,兩人騎上馬去地上河那邊檢視了,讓這邊算慢慢算,不著急。

眾位大人也是比較嚴謹的,也不能把皇子妃帶偏了,給她一個錯誤的判斷啊,也是出於對喬離離的尊重和折服,這些官員都使出了渾身的解數。

喬離離看著這段地上河的堤壩,總是憂心忡忡的,可是也不能讓淦江全部改道懷江,敦華古城也是需要水的,水是一座城的命脈,沒有了水,這座城的氣數也就盡了。

但是這個堤壩還是要再加固一下,至少要保證在竇閘修建起來之前,這個堤壩不能出事。

喬離離想了想,問鬱璟晏:“阿璟,”沒等這句話說完,鬱璟晏一把抱住她:“叫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