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南明最後的風骨1

【永曆元年(公元 1647 年)八月下旬,剛剛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內戰的永曆帝,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此前,紹武帝不幸被李成棟率領的大軍所剿滅,這讓本就風雨飄搖的南明政權更是雪上加霜。而此刻,永曆帝不得不帶著殘餘的部眾,匆匆逃離廣東,一路奔波,最終又回到了廣西這片土地。

隨著清軍勢如破竹地攻佔廣東,整個東南沿海地區盡數落入大清的掌控之中。曾經繁華熱鬧的都市如今已成為滿清鐵騎的天下,南明殘部只能被迫退居到貧瘠荒涼的西南邊陲,苟延殘喘。

然而,清軍佔領廣東之後,卻如同在江南一般,推行起那令人切齒痛恨的剃髮令政策。這一政策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無情地刺痛著每一個廣東漢人的心靈。面對如此蠻橫無理的要求,英勇不屈的廣東民眾紛紛奮起反抗。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拿起武器,勇敢地與強大的清朝政府軍展開殊死搏鬥。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爭浪潮中,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和英雄人物。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被譽為“嶺南三忠”的陳邦彥、陳子壯以及張家玉這三位來自嶺南的抗清英雄。

此次風起雲湧的起義軍之領袖乃是陳子壯。這位豪傑表字集生,別號秋濤,乃廣東番禺人士。

萬曆四十七年(公元 1619 年),他在科舉殿試之中高中探花,從此踏上仕途之路。初入官場,他被授予編修一職,而後在崇禎年間,憑藉自身卓越才能和不懈努力,一路官運亨通,最終累遷至禮部右侍郎之位,還曾暫時代理禮部事務。】

萬曆四十七年,不正是今年嗎?科舉還沒開始,要關注一下這個叫陳子壯的!”萬曆皇帝吩咐著手下的錦衣衛。

而就在同時,正集結到北京的舉子們看著天幕上居然出現了他們這一屆應試之人的名字,一時間紛紛打聽這個陳子壯是何許人也,都以與其相識為自豪。

【陳子壯為人剛正不阿、直言敢諫,因而聲名遠揚。當弘光朝建立之際,他被任命為禮部尚書。然而,就在他前往上任途中行至蕪湖之時,卻驚聞南京已然淪陷的噩耗。於是,他心急如焚地折返廣東,與總督丁魁楚商議擁立桂王朱常瀛之事。可緊接著又傳來訊息,稱唐王朱聿鍵已在福州登基稱帝,無奈之下,他們只得終止之前的擁立之議。

後來,隆武帝即位後,對陳子壯頗為賞識,特授其東閣大學士一職,但他卻推辭不受,不願入朝為官。待到永曆朝廷建立時,更是對他委以重任,拜為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讓其統籌排程江西、廣東、福建以及湖廣等地的軍務。只可惜,尚未等他率領軍隊出境抵禦外敵,清兵就已經勢如破竹般攻陷了廣州,並磨刀霍霍,準備大規模向西挺進,朝著永曆朝發起兇猛的攻勢。

他那如同鷹隼般銳利的目光,瞬間就洞察到了當前局勢的嚴重性。於是,他面色凝重地轉頭看向門人以及給事中陳邦彥,語氣低沉卻又堅定地說道:“如今事態已然萬分危急!若我們不能火速起兵,去牽制住敵人的鐵騎,使其無法向西挺進,那麼廣東恐怕將會重蹈福建的覆轍啊!”

他深知,如果不能夠及時地遏制住清兵西進的步伐,一旦讓他們長驅直入,那剛剛建立起來的永曆朝很可能會像之前的隆武朝一樣,在轉瞬之間就走向覆滅的結局。這種看法無疑是站在了整個抗清大局的高度之上,展現出了極其高超的戰略眼光和深謀遠慮。

在他這番言辭懇切且極具感染力的動員之下,陳邦彥與張家玉等人紛紛響應,毫不猶豫地迅速組織起兵力,毅然投身到抗擊清兵的戰鬥之中。而正是由於他們的果敢行動,成功地對清軍形成了有效的牽制,使得清兵不敢輕易地繼續西進。

要說最早挺身而出,高舉義旗反抗清兵的,當屬陳邦彥其人。

陳邦彥,表字令斌,別號巖笙,乃是廣東順德人士。他本是以諸生身份踏入仕途,然而其自幼便心懷壯志,性格豪爽大方,具有高尚的氣節。當隆武帝即位之後,他被授予監紀推官一職。此後不久,他更是透過鄉試考中舉人。後來,他又擔任了兵部職方主事,並負責監管來自廣西地區勇猛善戰的狼兵。

紹武政權如流星般轉瞬即逝,轟然覆滅。陳邦彥藏身於深山之中,當聽聞李成棟率領精銳部隊全力向西追擊永曆軍隊時,他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急和憂慮,毅然走出山林。

來到西江之畔,陳邦彥登上高處極目遠眺。只見峽谷之間江水奔騰洶湧,滔滔不絕,那江面上一艘艘帆船揚起的旌旗隨風飄揚,獵獵作響。如此壯闊恢宏的景象本應令人心潮澎湃,但此時的陳邦彥卻滿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