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觀。
至少,他認可張戈的計劃。
然而,李燁似乎語不驚人死不休,在地上畫了一個草圖:“J縣,只是起點!
如果能順著長江,往上拿下工業更強的x縣,再往下,拿下農業更強的h縣。
那麼到時候工業加農業在手,以工業反哺農業,就能養活更多的難民。
x縣有超大型湖泊d湖,有多個可以人工挖掘成為湖心島的地方。
h縣是大型農業縣,與這裡環境類似的農場更多。
d湖與長江相連,J縣和h縣本身就在長江邊上,能透過長江連通。
三縣能透過長江互相支援,也能透過長江快速轉移。
當大量喪屍來襲,守不住的時候。
我們可以從長江,把人和糧食轉移到其他兩個縣。
等喪屍主力走了,我們再殺回來,消滅掉隊的喪屍,收回土地和工廠!
河運比空運和陸運更省成本,長江就是最好的高速公路。
只要有足夠的船隻,我們將立於不敗之地!”
胡剛和江義拿出軍事地圖,與幾個參謀,就地展開討論。
經過一番激烈的推理論證,說到關鍵處,李燁給出思考已久的解決方法。
參謀部一致認為:只要船隻和柴油足夠,具有極高的可行性。
胡剛收起地圖,讚賞的看著李燁:“你的想法很好,我會將你的計劃,上報軍部,並幫你申請嘉獎。”
李燁笑了笑,推辭了:“這是營長張戈離開的時候,就已經規劃好了。
制定者是營長,我只是負責實行。
該嘉獎的,也應該是營長才對!”
李燁不知道張戈現在怎麼樣了,在盡力幫張戈說好話。
胡剛很有深意的看了李燁一眼:“我知道你為什麼要把功勞讓給張戈,沒有必要。
他的事情,已經平息。
現在張戈在wh市過得不錯,正在接受思想教育,想來最多一兩個月,就會回來。
你不用為了他,犧牲你的才華!”
胡剛沒想太多,只認為張戈和李燁是戰友情誼。
讓出部分功勞,給風口浪尖的張戈增添功勞,讓張戈手裡多一分籌碼。
張戈已經擺脫了誣告的影響,軍部並沒有處理張戈的打算,那就沒必要擋了李燁的前途。
胡剛很看好李燁,已經準備向軍部建議,將李燁調到他的指揮部幹活了。
這麼有遠見的人才,留在獨立營,有些屈才了。
李燁趕緊敬禮:“報告,真的是營長規劃的,我只是負責執行!”
規劃有張戈的一份功勞,是兩人互相討論的結果。
李燁看出胡剛很欣賞他,但他不希望被賞識!
一旦被重用,調到指揮部,甚至調到軍部都是有可能的。
李燁的性格,合適去軍部嗎?
答案是否定的!
他不適合!
李燁自己清楚,太過狠辣,還是最讓人不舒服的陰狠。
這樣的人,去了wh市那種藏龍臥虎的地方,反而處處被掣肘。
一不小心惹到大佬,很容易落一個悲劇的下場。
李燁不想只做一個幫人出主意,過得小心翼翼的參謀。
獨立營二把手,說一不二,更加適合他。
所以這幅三縣計劃的宏偉藍圖,只能是張戈想出來的,不能是李燁。
胡剛有些遺憾的嘆了口氣:“如果這是你的選擇,那我尊重你的選擇。”
他不知道李燁在想什麼,反正他認定不可能是張戈的規劃。
張戈是什麼人,他接觸過,是一個不錯的指揮官。
僅此而已!
要說張戈能帶領獨立營,在這幾個縣殺出一片天,胡剛毫不懷疑。
甚至,以張戈過往的戰績來推斷,傷亡還不會很大。
但要說張戈能規劃未來,把方方面面都想到。
扯淡!
要是有這份眼界,就不會當場殺人,把自己搞進小黑屋了。
張戈不是一個深謀遠慮,思慮周全的人!
今天這番規劃,擺明了是獨立營集體在背後付出,幫張戈添功勞,涉及到的人才,不會低於兩位數!
李燁能說得頭頭是道,顯然是主要人物。
胡剛有些疑惑了,什麼樣的人,才會讓手下願意默默付出,寧願犧牲前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