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訓練,可不是影視劇裡面嘻嘻哈哈,嘻哈打鬧。
沒點底子,熬幾天就能讓人走路姿勢都變樣了。
這一點張戈在廢棄船廠,是深有體會的。
在這些人接受訓練的時候,鄂一師已經開始了防區調換。
三團和四團被調走,接替了加強團的部分防線,解決了加強團無法輪換的問題。
這一換,戰鬥的烈度,一下子就拉滿了。
這讓兩個團壓力大增,再一次體會到了死亡的味道。
守備團接替了正面河溝後的圍牆防禦,每天帶著民兵進行實彈射擊。
這是一個過度。
在低烈度,危險性不高的戰場,鍛鍊一下沒有什麼槍械基礎的民兵,用不多的槍支,少量彈藥,提升一下射擊水平和熟練槍械。
然後,他們就會被分配到加強團,去前線真刀真槍的跟喪屍打硬仗!
這就是鄂一師的打算,也是旅部之前一直在使用的練兵方法!
只不過旅部是軍部的王牌,位置也很好,訓練新兵的時間跨度,比鄂一師要長,資源要多。
在訓練的專案中,旅部還是有實彈射擊這個訓練科目的,不像鄂一師這般,讓民兵到了戰場上,才開始熟練槍械。
但整體的流程是一樣的,鄂一師就是速成版本的旅部。
速成的代價,自然是居高不下的傷亡率。
每一千個民兵,到了緩衝區的戰場上,能撐過新手期的,不會超過七成。
很多人根本無法適應高強度的作戰!
為此,一度甚至讓喪屍從新兵處突襲成功,殺上了圍牆,造成不小的騷亂!
不過,張戈不在乎!
他直接無視了王梅和胡剛等人,要求延長槍械訓練的提議。
張師長義正言辭的告訴王梅:“打仗,就會死人!
鄂一師沒有時間,慢慢的去培養新兵。
零號喪屍王也不可能給太多的時間,讓他們有太多的機會去適應。
末日,無法快速適應的人,終將會被淘汰!
在軍部被打散,老將軍和葉軍長等人相繼去世,沒有人再能為難民撐起半邊天之後。
末日世界殘酷的一面,就已經展現出來了!
鄂一師的真實水平,大家都心知肚明,與軍部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哪怕有炮兵旅,有軍參謀部,有旅部留下的加強團幫忙,也只是勉強抗衡。
我們不是軍部!
鄂一師與軍部的差距,終究彌補不了!
我們只是無奈被推到前臺,來擋住零號喪屍王的肆虐。
然而,鄂一師目前缺陷很多,後勁不足是致命問題!
我們沒那個能力像軍部那樣,一點點的培養新兵!
鄂一師更準確的定位,其實是難民成長的過度平臺,能緩衝一部分喪屍兵團的壓力,絕對做不到軍部那樣扛住所有壓力。
然而,做這個緩衝也是有代價的,每時每刻都會有人陣亡,有人犧牲!
鄂一師有多少人,這樣的犧牲能扛多久,所有人心裡都有數!
所以,這個代價需要難民與鄂一師一起來扛!
傷亡,只是代價的一部分!
不付出代價,主力打完了,會死很多人!
雙方更像是魚與水的關係,而不再是軍部那種遮風擋雨的純粹付出了。
其實,擎天之柱的軍部,散掉的那一刻,難民就應該要學會面對喪屍了!
如果,他們繼續選擇裝死,還指望著別人幫他們擋住所有的威脅和傷害。
那麼,有一天鄂一師也倒下了,他們將只能任由喪屍兵團宰割!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王梅,胡剛等人沒有繼續反駁了。
大家都清楚,但卻都在刻意迴避的一個事實,被張戈點破了。
鄂一師,不是軍部!
一群末日前的平民,扛不起那份責任!
所以,鄂一師需要讓難民分攤這份責任!
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答案是命!
張戈就是在用一個個生命,大的可能只是剛剛大學畢業的年紀,小的甚至還在上高中的學生,在提升鄂一師的容錯率,為這場持久戰增加砝碼!
是的!
他們只是砝碼!
他們是鄂一師與喪屍長期對戰下去的砝碼!
這一刻胡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