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六章 劍經

確保了有葵花寶典之後,韋劍和東方不敗兩人都鬆了一口氣。

此物雖然不是韋劍來少林的終極目的,有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但是老實說此物對東方不敗有莫大作用,對韋劍而言,同樣作用不小。

只不過,對韋劍而言,沒有葵花寶典,有先天功,有其他絕學也是一樣,只是效果的大小而已。

但是東方不敗就不一樣了,其他武功對他的借鑑意義相比韋劍就小了很多。

所以,他更在意葵花寶典。

......

跟著,他們隨著老和尚,直接便來到了藏經閣的最上層。

這倒不是說,第一層,第二層,對他們沒有什麼幫助。

第二層也就罷了,第一層少林寺收集的那些佛門典籍。

落在一般人手中,的確沒有什麼用處。除了增加一點佛門素養。提升一些心境。修生養息。

但是落在韋劍和東方不敗這兩個人手中,不說堪比絕世神功,卻也幫助頗大。

因為其中蘊含的智慧,根本就不是普通武功秘籍可以比擬的。

就好似老子道德經,佛門金剛經這樣的東西。

堪稱是支撐佛道兩脈體系的根本。萬經之源。

但是他們卻都不是武功秘籍,難道就沒有用了?

不!大錯特錯。

這兩本書籍其實才是真正的無上絕學。

道德經可是老子出關化胡所流,是聖人經典,傳聞尹喜便是靠著這幾千字從而得道。

所以,不是這經典沒有用,而是不是什麼人都有用。

所謂是看山是山,山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同一個事物,對不同人而言,看到的東西就完全不一樣。

當然,韋劍也不是自比尹喜,覺得自己能夠從這些佛經之中參悟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奧義,直接白日飛昇。

但是比不了尹喜,比黃裳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黃裳就是參悟宋王朝的無數道藏經典,然後大徹大悟,創造出了風行射鵰三部曲的九陰真經。

韋劍參悟這些佛門經典,不說同樣領悟出九陰真經這樣的絕學,但是隻要能夠增益他的悟性,根基,為自己突破先天貢獻一份力量就好了。

話又說回來,這些佛門經典需要細細觀看,仔細揣摩,需要花費時間。所以不急於一時。

而第三層中的絕學就不一樣了。

從唐朝十三棍僧救唐王開始,歷經唐宋元明幾個朝代,少林一直屹立不倒。

即便是中間有所衰落,但是最多也不過是自掃門前雪而已。

傳承不斷,始終屹立於江湖之巔,和朝廷保持密切關係。

都說只有千年的世家,沒有千年的王朝。

而比起世家大族,少林這樣的佛門祖庭顯然還要更勝一籌。

這樣的一股勢力,他們的底蘊是何等的豐厚?

即便是韋劍知道,少林肯定也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不會讓他們得到太多好處。

就如同先前老和尚所言,第三層中所的絕學基本上都是殘缺的。

而要不是東方不敗威脅他,恐怕他還不會老老實實的將葵花寶典交出來。

不過,即便如此,為了讓韋劍兩人滿意,做戲也要盡全力,不會太過敷衍。

所以,韋劍一時間有些迫不及待了。

相比第一層中,密密麻麻的書架,以及書架上一排排的書籍。

第三層中的擺設顯然疏散了許多,空曠了許多。

但見得零星的擺著數個書架,散發著淡淡的檀香。

東方不敗粗略的掃了一遍之後,便找了一個蒲團坐下,然後一顆心都落在了老和尚剛剛遞過來的葵花寶典之上。

此物對韋劍其實也有不小的幫助,不過既然東方不敗在看,韋劍也就不急著觀看了,他現在更感興趣的還是這裡的武功。

大致掃了一遍之後,韋劍整個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倒不是他劉姥姥進大觀園,沒有見識。

委實是這裡的絕學實在是太多了,隨便拿出去一門,便足以引發一場血雨腥風。

在其中,韋劍看到了明教的乾坤大挪移,白眉鷹王,金毛獅王的看家絕學。

他還看到了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陣,先天功,丐幫的降龍十八掌。

他也看到了慕容家的斗轉星移,逍遙派的小無相功,丁春秋的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