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章 給於褚恆回信

趙媽:“我還真不懂,我嫂子孃家是種菜的,不知道他們冬天種不種菜,過兩天我去問問。”

寧惠敏點頭,“行,順便跟他們買點菜種子。”

“你今天晚上泡點黃豆芽,放在煤爐子旁邊,過兩天長出來,咱們用肉炒著吃。”

趙媽點頭,“嗯,發豆芽我會。”

吃完飯,寧惠敏洗了手和嘴,就回二樓書房了,她先給盛柏華打了個電話。

是盛家傭人接的,寧惠敏問,“盛教授在嗎?”

對方說:“我家少爺在樓上,您是哪位?”

寧惠敏眼珠子動了動,“我是他的學生,寧惠敏。找盛教授有點事,麻煩你幫我叫一下。”

這藉口果然好用,不一會兒傭人就叫來了盛柏華。

“是惠敏嗎?”

寧惠敏連忙點頭,發現對方看不見,又趕緊開口道:“是我,是我,明天我要在戈登路444弄13號的花園洋房辦暖房宴,想邀請你過來吃席。”

盛柏華:“是自己在家做,還是從外面叫席面?”

寧惠敏:“在家做,怎麼了?”

盛柏華:“我們洋行,在戈登路投資了個餐廳,你要是叫席面,我可以安排。”

寧惠敏心裡不住罵資本家,連吃食都不放過,濱沙洋行這是要一網打盡啊!

“哦哦!不用了,不過還是要謝謝盛教授。”

“明天你有時間過來嗎?”

盛柏華:“明天上午我有點事,要是辦完的早,我就過去。晚了,就不過去了,你們該吃了吃,不用等我。”

寧惠敏:“好,我知道了。”

結束通話電話,寧惠敏開啟於褚恆的信,繼續看。

等看到他不打算來上海,寧惠敏臉上明顯露出一抹失望來。

讀到下面張媽不願來上海,而是推薦了沈心蘭,意外之餘又有些意料之中。

年紀大的人,都不願離開故鄉,去外面打拼,張媽年紀大了,不願意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欒城很正常。

令她意外的是,沈心蘭一介女流,卻敢冒天下之先,帶著女兒和僕人來上海做工,膽氣可真不小。

寧惠敏鋪好信紙,斟酌幾秒,下了筆。

抬頭“恩師山嶽。”

開頭她先寫出對於他不來上海的失望。

嚴明現在各地局勢緊張,最安全的就是租界,如留在欒城,恐有性命之憂。

自古以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再完全的準備,在災難面前,也如紙箔般脆弱。

隨後又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寫到:您之前還千里迢迢跑到了英國留學呢!上海離欒城也不算遠,等北伐過去,你想回欒城,隨時都可以回去,又沒人攔著你。

學生望老師千萬不要拿生命去賭,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至於沈心蘭要來上海做工的事,你按照之前的程式,先讓她交錢。

一人交十塊大洋,她帶著女兒和僕人,就得交三十塊大洋。

用這些錢,去火車站,找黃牛買三張到上海火車站的車票,把我的地址寫在一張車票的背面,臨行前,交給她們就行。

麻煩於老師再多囑咐她們一句,不可對外透露我的地址。

讀了一遍後,寧惠敏在最後寫到:謝謝老師,幫我整理書單,學生定會一一翻閱。

寫完後,寧惠敏呆愣了一會兒,心想如果年前,她不能把於褚恆勸到上海來。年後她就去找盛柏華,讓他勸於老師過來,哪怕是騙,也要把他騙過來。

第二天,天矇矇亮,趙媽穿上自家閨女用新棉花,給她做的大棉襖,頭上圍了個三角巾,喜滋滋出了門子。

剛走出弄堂,她就見到了一攤賣栗子的,買了兩斤,她拎著往前走,陸陸續續的買了些乾果和菜乾之類的東西,到了菜市場,一個袋子基本上已經裝滿了。

她又進菜市場買了一隻雞,一隻鴨。

“老闆,你給我殺好,雞血,鴨血我得要,一會兒我回來拿。”

趙媽跟賣雞鴨的攤主說好,往裡走去,來到肉攤,問道:“今天有沒有牛肉?”

賣肉的老闆搖頭,“沒有,有豬肉,來點啊?”

趙媽哀嘆一聲,真倒黴,她得去洋人開的店裡買高價牛肉了。

“撩開給我看看,今天的豬肉新不新鮮。”

老闆撩開蓋豬肉的布,“熟客了,不欺你,昨天下午宰的,現在天氣冷,鮮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