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0章 太晚了

生活確實豐富多彩,但日子是平淡的。我們過的都是老百姓平常日子,沒有那麼多的可歌可泣和轟轟烈烈。

飯店打工的生活每天都是兩點一線,上班廚房,下班寢室。想孩子了給老婆打個電話,鬱悶鬧心了喝點小酒,想女人了也只是想想,出去找小姐不敢,一是怕得病,二是怕人講究。並非像人們認為的那樣可以隨意處個鐵子,解決自己的生理問題。

當然也有處的,處了也沒人說什麼,頂多是剛開始的時候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過段時間也就沒人談了。現在資訊這麼發達,上午發生的事到下午不是新聞了,誰還會在意你和誰好?都在過自己的日子,打理自己的生活,沒人會活在別人的生活之中。

濱海到了十一月份,天氣變涼,空氣中帶著絲絲寒意的海風吹在人身上有陰冷的感覺。

十月底的時候和濱海灣總廚王海濤,福臨居總廚夏海華,嚴麗飯店總廚郝廣生,粗糧總廚杜師傅,新店總廚李雙良我們六個聚在一起,把廚藝比拼的事定了一下。

這回比拼一共分三大塊兒。

第一是冷盤,每家選出一名冷盤師傅參賽,評出前三名;

第二是海鮮,每家選出一名師傅參賽,評出前三名;

第三是東北菜,每家選出兩名師傅參賽,評出前三名。

形式還和上回一樣,頒發獎品和證書。

每家出資一千元,用於買獎品和比賽費用,這個錢交到我手裡保管,因為比賽還是在老店舉行。

我們六個總廚不能當評委,老闆也不能當評委,最後決定,王海濤負責找兩個濱海飲食協會的,夏海華找兩個政府的,剩下的我這邊負責,我們四家店找七個評委。

舉辦日期定在十一月二十八號晚上。

定下來之後跟老爺子作了彙報,老爺子挺認可,把王總調過來整體負責比賽的事。有王總負責我輕快不少,他幹這些事輕車熟路,還願意幹,主要是他在粗糧乾的不咋順心,不如回老店,我和陳經理能夠很好的配合他。

老店參賽的很好選,海鮮是趙小軍,冷盤當仁不讓是李明娟,東北菜是李海才和張志成。他們四個接到通知之後開始積極備戰,其餘沒參賽的師傅也是極力配合,都給出不少好的意見。

這次比拼每個參賽師傅只有一道菜品,在製作時間上有了限制,必須全部是現場製作,四十分鐘內完成。每個師傅可以帶一個副手,不允許提前進行加工。有了這些要求之後對參賽師傅的原料選擇,刀工處理,初熟加工,烹飪技法,製作工藝都是個很好的考驗。

要的是真功夫。

我沒有參與趙小軍他們參賽作品的選擇,只是給出點意見,畢竟是他們參賽,參與多了他們會不知道聽誰的好,無所適從,還不如叫他們自由發揮呢。

張志成選的搭檔是黃立國,李海才選的搭檔是曹建軍,趙小軍選的搭檔是跟著他幹挺長時間的付師傅,現在付師傅炒東北菜也挺好,很機靈,是個可造之才。李明娟的搭檔是她的副手。

衷心希望他們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王總調回老店做的第一件事是請我和陳經理吃飯。現在對吃飯喝酒沒太大興趣,但人家挺熱情,不好不去,於是就到了洪福飯店。

“還是咱們老店好,回老店和回到家似的。”王總說。

“還是老店好吧,王總你也行,三個店都幹了。”陳經理說。

“我就是公司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王總笑道。

我說:“王總回來正好,廚藝比拼的事就交給你了。”

“交給我沒事,老爺子跟我說了,要我把這事整好點。”他說。

陳經理問:“王總,現在粗糧生意怎麼樣?”

“粗糧還行,一天四萬多塊錢。”王總說。

“四萬多對他家來說不算多,老店一天還能賣四萬呢。”陳經理說。

“現在就老店賣的猛,新店現在一天也就八萬多。”王總說。

我說:“現在咱家三個店賣的都行,生意不錯,挺多別的店賣不過咱家。”

“老譚說的對,咱家在濱海算是厲害的了,一提青花閣沒有不知道的。”王總說。

在濱海餐飲業,現在青花閣集團也算數得著的,三家直營店面,每天的營業額在十六萬以上,不說首屈一指也差不多。

能在這樣的企業裡工作也是件很榮幸的事。

我們仨一邊喝酒一邊聊天,聊到了上回新店員工罷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