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9章 五個總廚

八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四點剛到店裡,王亞信跟我說粗糧出事了,我問他出啥事了,他說有個麵點手被壓面機絞進去了,絞的挺嚴重,兩個手指肚全破,皮都沒了,需要植皮手術。

“那麼嚴重?”我有點吃驚。

“聽說是挺嚴重,我兒子拉著去醫院看的。”他說。

“老杜也是的,沒給壓面機安防護網,安防護網就沒事了,手想伸都伸不進去。”我說。

壓面機是挺好用,但是也危險,如果把手絞進去能夠快速斷電還行,慢一點能把整個手絞斷。叫樓上楊師傅安防護網的時候他還心存僥倖,這回血淋淋的事實擺在面前,他應該感到慶幸。

被絞手的麵點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還沒找物件,家裡人來了之後倒沒怎麼鬧,只是要求飯店給治療好了,再給部分賠償,畢竟以後那隻手落下殘疾,找物件都不好找。老爺子答應家長的要求,承擔全部醫療費,並且給受傷麵點做全面的康復治療,儘量不落下什麼殘疾。前前後後一共治療了三個月,花去十三萬,又一次性賠償了十五萬。

發生事故之後老爺子叫粗糧給壓面機安上防護網,檢查老店的時候看已經安上了沒說什麼,但臉色很難看,陰沉似水。

粗糧也是命運多舛,去年著火,今年員工絞手。去年一把火燒去大半年的純利潤,今年少點兒,兩個月的沒了,老爺子能不生氣?

生氣也沒辦法,畢竟事情發生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這時張總提出一個好的建議,給所有員工以企業的形式買意外傷害險,同時給員工交醫療險。經過開會研究,老爺子贊同給員工買意外傷害險,叫張總負責,儘快完成。同時還叫張總跟勞動局聯絡,給部分老員工簽訂合法的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給交醫療保險。

這絕對是一個深得民心的好政策。

第一批簽訂具有法律效率的勞動合同的有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三年以上的老員工,這樣老店廚房有三分之一的人都簽了勞動合同——老店廚房的老員工比較多。像蔣亞軍、高師傅、杜師傅老嬸、李明娟、王師傅,他們已經工作四年多了,麵點大部分都超過三年。還有一些工作滿兩年的員工看到滿三年就可以簽訂法定合同,有醫療保險,在羨慕的同時決定好好在飯店幹,爭取幹滿三年,好和飯店籤勞動合同。這也間接的穩定了員工的心,對飯店充滿希望。

當時在濱海,私人開的飯店能夠跟員工簽訂勞動局下發的勞動合同的沒幾家,更別說給員工交醫療保險了,少之又少。當這個訊息傳出去之後,青花閣的形象立時不一樣,成了濱海餐飲業的標杆。

當成了標杆之後帶來最顯著的好處是招員工好招了,感覺這是一家正規企業,在這上班工資有保障,幹好了還給交保險,比別的飯店強,就算少掙點兒都合適。

前臺一直差七個人的編制沒到一個星期招滿,並且還多招了三個。我廚房不缺人,但也有應聘的,等王鐵媳婦和洪福老闆介紹的兩個小弟來了之後,又來了兩個餃子工,人員十分充足,以至於整個忙碌的八月份所有員工的兩天休息全部休開,並且賣錢額達到了一百三十二萬,完成我和陳經理定的目標。自然,老爺子也兌現承諾,我倆兒每人得到兩千塊錢獎金。

每個人都有一個生活目標,或者說是奮鬥目標。我也有,只是不太遠大,也不太輝煌。剛出來打工的時候就是想掙錢養家,供五姐念大學。五姐大學畢業第一個目標完成,剩下的是繼續掙錢,改變家裡的貧窮,不花錢娶個媳婦。

然後好像沒啥目標,整日奔波在過日子裡,把日子過好是最大的目標。

過日子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當五姐大學畢業開始有了工作教書之後,家裡的情況有所改變,母親不再那麼操勞,我也結婚成家娶妻生子,好像沒什麼目標了。

一直在打拼著,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變得成熟,不再把目標放在嘴上,而是更現實了。如果說過去年輕的時候是一腔熱血,那麼現在是沉穩,不再衝動,看什麼事更清晰理智一些。

就拿對東北菜的製作來說,不敢說是大師,至少有了自己的風格。當上廚師之後一直想把東北菜發揚光大,像粵菜和川菜那樣走出東北,走向全國。這是當初的一個目標,現在一直堅持著,沒有放棄。

每天都在廚房炒菜,對東北菜的理解越來越深。現在的想法是在濱海把東北家常菜做到引領,改變大家對東北菜的看法,告訴大家東北菜不是人們印象中那中“齁鹹油大”,也不是人們常說的“咕嘟燉”,或者說是“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