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是改了一下位置,但朝中大臣立即明白,今年的春祭大典必然會與往年不同。
改在皇城內,必然是因為有諸多顧慮,不方便在城外舉行。
直到春祭大典前十天,內廷司的人終於傳出來訊息。
說是那件早就織造好的龍袍,竟然啟封了。
到此時,百官終於明白,原來天子宇文清,竟然是要禪讓皇位。
雖然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但朝中百官依然是驚駭莫名。
宇文清乃是北燕開國之君,聖明賢能,文治武功驚才絕豔。
北燕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盛。
而且他如今也不過才四十多歲,正值壯年。
怎麼就忽然退位呢?
朝中一些新上位的朝臣倒也還好,但那些開國老臣卻實在難以接受。
一朝天子一朝臣,宇文明雖然繼承了宇文清的仁德,可誰能保證他不會對舊臣動手?
畢竟宇文明登基後第一件事,必定是穩固朝政,把權力掌控在自己手裡。
所以當這些朝中老人得知這個訊息後,便立即馬不停蹄的入宮求見,求宇文清收回成命。
藉口是儲君年少,尚且不夠沉穩,至少還需要再歷練幾年。
只是宇文清既然已經決定,又豈是他們能夠勸的回來的?
他自開國稱帝到現在,一直未曾冊封皇后,未曾收納嬪妃,更未寵幸過任何一名宮中女眷,為了就是這一天。
所以這些大臣的請求毫無例外全都被宇文清拒絕了。
為了讓他們放心,宇文清甚至專門給了他們一個承諾,新帝登基,絕不會動他們這些開國老臣。
雖然他知道,這些老臣之中有不少已經被權力和財富矇住了雙眼,做了許多違背了他們當初建國時初心的事。
但只要還在掌控範圍內,宇文清就不介意給他們一個善終。
朝臣苦勸無果,甚至以死相逼宇文清都不曾有半點動搖。
便知再無任何轉圜的餘地。
二月十四,春祭大典如期舉行。
同時這一天也是北燕國近些年來最為重要的日子。
北燕開國之君宇文清禪讓皇位給弟弟宇文明,改年號為昌隆,是為昌隆元年。
太子太師,原內閣大學士孟浩,著升為內閣首輔總理大臣,為燕國太師,三公之首。
兵部尚書秦開,著升為太尉,總領全國兵馬。
北燕國正式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一個由宇文明統治的時代。
原本按照宇文明的意思,是要尊宇文清為太上皇。
但卻被宇文清拒絕。
用宇文清的話來說,他退下這個位置之後,便只是他自己。
朝代更替,朝局動盪是不可避免的。
這些宇文清都不再插手,全都丟給了宇文明。
而他在傳位之後第二天,便直接消失了。
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就算是孟浩,也感應不到分毫。
也就在北燕朝代更替的第三天,九州天下忽然震動。
一個個大人物幾乎同時望向天空。
北境天山之下,宇文清緩緩睜開眼,眼神平靜無波。
“終於到了這一步...”
他開口輕聲呢喃道。
隨後身形拔地而起,瞬間越過了天山山脈,遙望著北方。
一道光華一閃,落在他身邊。
“見過陛下...”
正是天山仙門的宗主瑤光。
宇文清沒有解釋自己已經不再是北燕皇帝,只是淡淡的望著北方。
瑤光眉頭微皺,神情雖然平靜,但聲音裡卻帶著幾分顫動。
“怎麼會這樣?九州封印明明還很牢固...怎麼會這麼快出現破損?”
宇文清只是淡淡道:
“九州還是太小了,容不下這麼多人傑相互爭輝。”
瑤光一怔,隨後神色變得駭然。
“陛下的意思是,最近這些年九州接連有人突破地仙,已經超出了九州天下的承受極限?所以封天大陣才會這麼快破損?”
宇文清點了點頭。
“九州畢竟只是一方近乎於洞天小世界的區域,能在一個時代同時出現這麼多地仙,已經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如今,又多出一條通天大道,九州破碎,在所難免。”
瑤光猛地望向北方,眼中滿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