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懷錶在門外小聲喚了一聲。
“說。”
“王如意來報,趙貴先已率部敗退同州,同州刺史李紓棄州赴梁,城內無兵,現由幕僚裴向主持州事。趙部已接管城防,一切無虞,請郎君示下。”
“要某示下什麼?這不是挺好的?王如意和趙貴先誰能處理政事?著裴向暫代判官之職,通政事掌判司,兼趙部右司馬。著王如意兼州司馬。”
“諾。張都知來報,問詢奉先民政諸事。孟涉將軍也在問縣政的事情。”
“段威勇在哪?”
“段將軍去了長春宮,說是不方便書信公文。孟將軍略有提及。”
“回覆孟將軍與張都知,諸事煩勞,待李部渡河後派人前來接應。給李長史去個信兒,讓他準備幾個人準備接手諸地的政事倉事。”
“那,劉少尹回來怎麼說?”
“無妨,他巡視州縣去哪問他的意思?以後再商量吧,總得先有人接手才是。”
“各地判司之事怎麼辦?”
“這個……先行軍治吧,依本府例。”
“郎君啊,咱們,是不是一下子地盤佔的太多了?總感覺心裡沒底呀,能管得過來嗎?”
“這就多了?這才哪裡,以後我們的地盤會很大,越來越大,所以你等俱要認真習文,待來日也去主政一方為某分憂才是。”
“僕下怕是不成,僕下,還是跟在郎君身邊吧,衝鋒陷陣的事兒懷錶比較拿手。”
“為將也好,以後本府要守衛的城池會非常多,不管文武都需要很多人,某到是希望你等日後都能獨鎮一方。”
“郎君,咱們的地盤兒是要文武分置嗎?”
“你到是轉的快。是,想長治久安,文武必須分置。這個慢慢來吧,現在想這些為時過早。”
其實張軍這段時間一直在琢磨戶口問題,人口太少了呀。
經過近三十年的戰亂征伐,大唐北方的人口已經銳減到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地步,全國人口在755年已經近億,在德宗這會兒不到三千萬。
這裡面還包含了沒怎麼受戰亂影響的南方沿海諸地……北方几乎都要沒人了。
755年以前只是朔方和涇原兩鎮駐軍就近四十萬,到這會兒加上邠寧也沒夠三萬,兵源都沒了呀。
這裡面有避亂南遷的(走戶),流離失所的(逃戶),擇地隱居的(匿戶),但更多的人口是因為戰亂死亡了,大片土地荒蕪村莊廢棄,生育和生存率降到了冰點。
做為一個現代人士,張軍知道,人口才是一切,讓老百姓吃飽穿暖能安心過日子才是國之根本。
老百姓都沒了,你收誰的稅召誰的役?誰來出產社會物資創造公共財富?靠這些官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