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啊。
“郎君?”
“嗯,?無無事。給某倒白水來。長史信中說府內一切都好,新弓已經造就,某不免有些激動了。此弓若配置全軍,新軍戰力十倍提之。”
“恭喜郎君。”
“此為同喜,乃鳳翔通府通軍之喜,吩咐下去,殺羊宰豬,今天當慶賀一番。”
軍營裡烹豬煮羊,張軍囑咐李玫安排胥吏給城內有老人幼子之家送去肉糧,以示同歡,一下子全城歡騰,像過大節了一樣。
民心一下子就升了數十個百分點。
只有那些勞動改造的和尚,眼中含著委屈的淚水,仰空嗟噓,懷念著往日的美好生活。
……
“稟郎君,各處俱以清點明白。”
“賬冊做好了?”
“已經完成,也分剝清楚了。”
“好,那就起運吧,某與你等同行。”
三天後,四月初八,張軍帶著親兵和一部分重新整編後的原涇州軍,押運著物資離開了涇州城。
楊懷兵和李玫帶著全城軍將胥吏博士在城門送別。
“悉心教誨,今日你等為軍士蒙師,他日必有厚報加身。若是做的好,本府自然不會虧待,闔府納新,缺人缺官補缺無數,當從你等中間抽選。”
張軍和大家作別,最後語重心長的囑咐幾位博士還有助教,希望他們能認真的教授軍士知識。
“諾。”幾個博士和博士助教恭身應諾。
張軍點了點頭,翻身上馬,揚手和大家揮了揮,這才被親兵擁簇著走了。
因為帶著大量車駕,速度一下子就降了下來,兩天才走到邠州。
好處到是也有,因為不用急於行軍,到是有了時間把沿途細看了一遍,對各縣的情況做了一下了解,又把招工的廣告貼了出去。其實就是哄大家搬遷。
來到邠州,大軍在城外紮營修整,張軍被孟保請至城中敘話,彙報工作。
“可有難處?”
“尚好,只是民政諸事實是雜亂不堪,某聞郎君欲往天興遷戶,不如就把邠州都遷轉了吧?吾等也可以專心兵事。”
這又是個頭疼民政的。
“民政諸事有這麼艱難嗎?”
“何其難也,郎君哪,某現在感覺李長史就是個神人,兵事後勤民政諸事無不信手就來,實是大才呀,某多有不及。”
“不要急,這些事情長史已經有安排,過幾天接管民政的人就該到了,你再堅持幾天。
遷轉的事情從自自願,某在各處張貼了招工告示,想來應者不會太少,到時候你看著協調就是了,保證安全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