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盈瓊林二庫均在大明宮左藏庫內加設,為皇傢俬庫,所藏之豐之厚可想而知。這會兒白華殿完全就是一座寶庫。
所謂庫可不是一間屋子加上大鎖,就像宮並不是一棟房子一樣,那是一大片房子。
右藏庫是國庫,歸戶部和太內管理。左右藏庫佔地三百多畝,有左右金吾衛守護,德宗後改為由神策軍衛守,金吾衛專司儀仗。
所以去大明宮旅遊一定要在含元殿南左右,第一第二宮牆之間多轉轉,沾沾財氣。好像左藏庫現在是停車場。
親兵立馬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臉上眼見著就泛起了潮紅。皇家寶庫啊。
“救。”親兵重重的點了點頭:“僕下著他們加快手腳。”
其實所謂寶庫,裡面的東西大部分做為現代意識的張軍來說並不是太重視。
這玩藝兒要是拿到現代來那是重寶,在這個時代你賣都找不到人,那都是有印跡刻記的,有用的也就是一些金銀珠寶小東西。
白居易詩曰:繒帛如山積,絲絮如雲屯。號為羨餘物,隨月獻至尊。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
絲綢和瓷器裡面堆積如山,張軍要來幹什麼用?
但這些東西對於李適來說那就是重要物件了,搶救下來自然是大功一件。
張軍還不至於像這個時代的人一樣用一件帶有皇家印記皇帝私章的飯碗就感覺多了不起了,思維就完全不同。
當然,能當錢用的肯定得劃拉走,反正放在這裡也是浪費。
這會兒整個禁苑裡都亂套了,說聲硝煙四起毫不為過。
如果從外面攻打那得費些力氣花些人命,激戰個幾天都正常,但是從內部來又是另一副模樣了,各門守軍基本上連鬥志都沒有。
這就是古代軍陣的另外一個特點。
就像攻城,一旦城破就是勝利,以現代人的角度,你可巷戰啊,寸土寸爭啊。都不存在,城破士氣就崩了,歷史上的巷戰基本都是存死之戰,極少發生。
這東西靠的其實主要就是一個心裡預期。
白華殿的大火最終還是被撲滅了,這得感謝禁苑裡河流湖泊眾多,不缺水,不過也是燒的快不成樣子了。
興泰門那邊還在燒,城樓子已經垮下來了,城門還沒燒完。
昭遠飲馬啟運延秋,再加上漢長安城西的雍直城章城三門,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