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先利其器

隨著大唐的局勢越來越動盪,每年的冬天也來的越來越早,越來越冷。

其實不管是暖是冷,對於富貴人家來說,都不算什麼問題,遭罪的永遠只有老百姓。勳貴可以養一群舞女用來圍暖,可以用婢女胸懷暖手,平民哪有這個條件。

張軍感覺冥冥中自有天意這句話,怎麼都不像是在胡說。

隨著氣候的變化,棉花就開始流入,這會兒西域(中亞)最冷,那邊已經有了棉織衣物出現,慢慢往內裡傳過來。

南宋時期是第一次大降溫,棉織品已經很成熟了,到了大明小冰川紀,棉織品已經替代了絲綢,也就是綿。

生長在高溫、乾旱、短日照的熱帶和亞熱帶荒漠草原的棉花,竟然是寒冷的北方人類生存的必須品,而且恰到好處的出現。難道這僅僅是一種巧合?

唐代這個時候的冷,是針對於唐初來說的,相較於宋明兩代,這會兒可以說是溫暖。

這麼說比較明顯:如果現代氣候定為零度,那麼唐初就是零上十度,然後十二度,從中期開始下降,到張軍這會兒是零上六七度的樣子。

而南宋大概就是零下二十幾的程度,一直起起伏伏持續到了清中期,才開始重新慢慢走高。沒錯,在南宋氣溫有個直線下降的動作,大概從零上三度卡一下子跌到零下二十五。

南宋,漢亡。崖山之後無中國。

從有史以來,氣候溫度最高點是貞觀年間,巨唐時期。氣候溫度最低點是南宋敗亡時期。正好符合了什麼?是巧合嗎?

……

“郎君,吾等可否先試鑄一具,觀察後再製定工序?”

“可以,需要什麼去找倉曹,越快越好。”

一眾鐵匠用麻紙模了地上的草圖,去一邊商量去了,張軍和張良並肩在操場上行走。

“我等將要面臨的大多會是各使節之間的爭鬥,不論我等是不是願意,都改變不了這個事情的發生。在這方面,我等不足的地方太多。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等當下方才立足,身畔各督使無一不是十數年的巨擎,不管是兵眾還是府政,我等都是大大不及。

所以我的方案就是先利其器,以增加我方兵士的戰力為先,先行自保,再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