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章 李勉哭窮

“節鎮謀劃軍耗之事老夫並不反對,但以此貴重之物舉獻宮中……這有違例法。此事不宜開頭。”李勉還了一禮,正色和張軍勾通。

你想弄些貴重東西買賣來養軍隊這個朝庭不干涉,但是你弄些貴重東西來送進宮裡就不行,不能開這個頭養成皇帝驕奢的**。

“李相有所不知,此物只是耗廢工時,卻不能說是珍貴。待某府內匠作成熟起來廣開工坊,此物價格就會大幅下降。

某不敢言貧難民口都能買得起,但到時小富人家用來卻屬正常,不是什麼驕奢之物。

而且,此物通透封閉,陽光可直接照到堂內,風雨沙塵卻不得而入,人坐堂中可觀外物,一絲一毫清晰可見。

李相,這對人的身體還有眼睛是有極大好處的,可減去堂內陰暗潮溼,也可延緩眼睛的衰退,實是與人大有裨益。”

“裝於窗戶?”

“是,可裝於窗戶與內門。”

“清晰透澈?”

“是。”

“如此,堂內還有何秘密?”

嗯?這是什麼神思維?張軍看了李勉一眼。

“陛下居於殿內,而四方窗門皆可透視清澈,還有何隱秘之處?”李勉看著張軍又說了一遍。

古人對**那是極其重視的,尤其這還涉及到皇帝。這是天大的事情。

“李相,殿外諸內官禁衛時時巡護於數步之內,何處來人窺視?寢宮只需內襯窗簾即可遮蔽了呀,有所需時只要把簾子拉起不就好了?”

“李卿,張卿,無需爭辯了。”李適擺了擺手:“先把含元宣政兩殿改造一下看看結果如何便是,若有礙觀瞻拆除即可。”

張軍拱手應是,李勉皺著眉頭想了想,又看了看張軍,也點了點頭拱手領命。不過是相當勉強,怕是在心裡給張軍打了個小問號。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對於張軍來說,只要皇帝同意合作就是勝利,其他的都是小事兒。

至於說以後工坊多了玻璃降價,這事兒,再議,再議,聽聽也就行了。

李勉同意了,李適也有點高興,過去拿出玻璃片兒又欣賞了一會兒,照了照鏡子,這才有些不捨的叫人把東西送去後宮。

“張卿,對蔡州……可有把握?”李適很快就冷靜了下來,開始關心大事。

蔡州,淮西節鎮治所所在。

淮西節度原來是大鎮,橫跨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五省之地,實力相當棒棒的,不過安史之亂後,地盤被不斷的壓縮。

到了德宗這會兒淮西節鎮只有申州(信陽)、光州(潢川縣)、蔡州(汝南縣)、壽州(淮南市)、安州(安陸縣)、唐州(泌陽、唐河)六州之地。

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於783年自立為帝,國號楚,年號武成。

李希烈是李忠臣的副將,779年,他殺了李忠臣的妹夫一家,把李忠臣趕出了淮西,自命節度使,然後開始了他的造反之路。

就這麼六州之地,就這麼個小勢力,可是差點就把大唐給折騰垮了。

李希烈狠毒殘暴,但是打仗是把好手,擅長征戰,連破李勉,哥舒曜,張伯儀,唐漢臣,劉德信諸將官軍,佔汝州下許州攻鄂州破襄陽,南爭北挑,一時氣勢驚人。

好在大唐不缺良將,今年劉洽在寧陵給了李希烈一個下馬威,又聯合曲環大破陳州,殺了四五萬人(這裡有多少淮西兵不好說),捉了李將翟崇暉,大軍直逼汴州。

李希烈退守蔡州,和官軍開始了拉鋸戰,互有攻伐。也就是這會兒他上書李適說想投降,被李適否了,下了那道誰殺了李希烈取而代之的詔令。

暫時來說官軍好像佔了上風,事實上李希烈並沒有傷了根本,還是控制著漕運要道,官軍一時半會兒也沒有辦法。

如果能把李希烈幹掉恢復漕運,那他東面的魏博成德淄青幾蕃鎮也就不是什麼事情了,可以慢慢一個一個捶。

實際上從安史開始,也就是這一片兒一直在亂,禍害了整個北方。

這也是李適顯得有些急迫,也有些緊張的原因。

“陛下安心,前有劉外相奪城取地,又有曲節使等義勇忠臣,淮西已如覆卵,臣此去便是撿諸將的便宜去了。”

劉洽撿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張軍一樣一樣的,所以稱一聲外相。曲環是幽州行營節度使,中官大將。

張軍說的輕鬆,李適心裡也舒緩下來,隨後就有點激動。這個張增真是福將啊,是朕的肱骨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