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李適,那絕對是一切皆有可能。
張軍還不知道,真讓自己猜對勁兒了。哭。
洗去風塵,吃飽了飯餵飽了馬,換上乾淨整潔的衣服,李左丞和霍仙鳴與何定一起直奔天興城而來。
遠遠的就看到千水河畔一排高大的翻車,少說有十幾架,岸上也是一排高大建築,工匠如蟻一樣在各房中出入。
而另外一邊城廓處也是一派繁忙景像,正在重新規劃路徑翻建房屋。
近城的地方搭著不少帳蓬,有孩童在帳蓬堆裡穿梭遊戲,不時的發出笑鬧聲。
“何將,這是為何?”李左丞看著那邊問了何定一句。一般這種情況只有大災大難的時候才會出現,但看著又不像。
“回左丞,這是天興城在翻整道路屋舍,帳蓬為臨時居處。”
李左丞皺了皺眉頭:“如此眾多,可是家家都有足夠的財物用來翻弄麼?”他以為這是在發難財,以翻整為藉口搜刮。
“左丞有所不知,天興戎兵事,我家郎君已將民戶統遷至鳳翔,置天興為軍城。此間城內外所居全是鳳翔軍戶軍將屬眷,一應建造整修度支公倉。”
“全,全城?”霍仙鳴吸了口涼氣插了一句。實是震驚,瞬間連禮數也忘了。
“不只是全城,”何定微微一笑:“此城已無北牆,屋舍道路直抵鳳翔城下,雙城合一。
高別駕坐鳳翔以司民戶,我家郎君鎮天興戎備軍事,百姓則無經束,城內互有往來。”
“此去,豈不是七里之數?”
“正是,凡路七里,橋數十,築路三條,屋無計數。”
“一應度支公倉?”
“是,一應度支公倉,僅鳳翔那邊的非軍屬富戶以上,需按人口支應成本,貧賤戶不需支應。”
“整修到鳳翔城?兩城合一?”
“是。左丞可穿城至北觀看,自然明瞭。”
“兩邊又是何為?”
“回左丞,城西為新軍西大營,城南城東亦為軍營,城北本是閒村,現納為新城,置坊寨於其間,另有商街。”
“若兩城合一……南北合近二十里,東西五里,卻是百里大城了。”李左丞唸叨了幾句,一帶韁:“走,去看看。”
幾個人穿過一段紛雜的工地,順著已經拆掉城門的城門進了城內。
“為何拆掉城門?也沒有城守。”
“本是要將城牆全部拆去的,我家郎君說不妨留存,也給後世子孫留些印跡可看。現天興城牆已經去了城門衛守,住民皆可凳高遠眺。”
“若是夷狄來犯怎麼辦?”
“我家郎君言,若夷狄已兵至城下,彼時我鳳翔軍必已皆亡,城有城無並不區別。只要我新軍尚在,卻不會有夷狄兵臨城下的機會。”
“為何?此話……卻是有些自大了。”
“我家郎君言,軍隊的精神惟在於進攻,吾鳳翔新軍之存在意義,就是要不停的進攻,把戰線推至敵之臟腑不斷前進,永不給敵以反覆之機。
我家郎君言,守城守城,有城可守,慢慢自然懈怠,失去銳意,與養敵無異,此鳳翔新軍所不為。”
“可是如何能盡全功?”
“呵呵,此話卻不是某能說得,待左丞與我家郎君相會,自行詢問就是。”
城裡的街道已經整修好了,臨街的主要屋舍也已經翻建完畢,只有後面細處還有施工中,不過已經能看出模樣了。
整個縣城這會兒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工地。
李左丞和霍大監兩個人騎在馬上看的目瞪口呆。
一水的磚牆泥瓦是什麼概念?長安城的皇宮都沒做到。
“這,這這這,這是逾制。逾制啊。”霍大監手都哆嗦了。敢這麼明目張膽的逾制只有一個答案,他張增要造反。
“大監此話從何談起?”何定瞪了霍仙鳴一眼。沒錯,就是瞪了一眼。真真實實大大方方的當面瞪。
“規制在高,在廣,在其顏色紋飾,卻從無言及材料。磚石黃土可有高低貴賤麼?大監慎重。”
李左丞搖了搖頭:“從未說過不許百姓以磚瓦,只是太過精貴罷了。張節鎮真大手筆,此又為何?置辦軍械不好嗎?”
“回左丞,我家郎君不只能於用兵,對械使造作亦是精通,改橫刀創三稜血刺,造全鐵之弓,亦有制磚瓦之法,頗為廉價。”
對面三個人騎著馬迎面走過來,與這邊人等錯身而過,和何定交換了幾個眼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