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章 發號施令

“郎君,河西已經妥當,大軍明日晨起渡河。”

訊息很快傳到了張軍這邊,張軍點了點頭:“傳令下去,李納武俊兩部,明日小食後發動……叮囑他等萬勿輕敵,當以軍將性命為重。”

“謹諾。”

傳令官騎著快馬離開中軍大帳,張軍抬頭看了看帳頂,終於要結束了呀,都想孩子了,也不知道乖乖清嬋是胖了還是瘦了,可有在想她耶耶。

這一圈出來都好幾個月了。

這個年頭日子到是好混,出趟差就是小半年,再什麼事耽擱一下一年就過完了。也難怪這個時代的男人大多對家庭都不是那麼太負責任。

這個時代的夫妻,反到是普通人家要幸福一些,雖然辛苦但一家人能一直在一起相守著。

那些名人和官員大多都是離多聚少,甚至一別就是終生,很多連顧家養子都做不到,全靠女人一力承當。

默默無聞即沒有社會地位又沒有史書承載的女人才是這個民族存續留傳的守衛者。

現在的人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當杜甫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家裡餓死的訊息的時候是個什麼樣的心情,反正他追星的時候可是相當豪爽大方。

“郎君,大軍渡河怕是非一日不可行,我部小食後發動攻擊……是否過早?”

焦籬堡渡口的黃河水面波浪平緩,但也代表著水面寬闊,浩浩十幾裡,幾萬大軍過河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一天之內能把重要物資和主要軍力運過河去那就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了,戰馬和物資是相當佔空間的。

“正是因為船渡需要時間,這邊才好在小食後即刻發動,若不能將李賊諸部的目光吸引過來,如何保證大軍渡河順利?

某部又不需要哪個來配合,也不需要對李賊諸部斬盡殺絕,只需奪了城池向南驅趕便是,就是讓他無法顧及河渡之事。

告訴李納,若隰州太過順利,不妨就把吉州一便拿了,於武俊合圍龍門渡口,護佑馬帥大軍河渡。

昭義李節鎮拿下絳州後便在東側呼應牽制即可,可隨機而動,不過要囑咐李節鎮,此戰勿要貪功。”

張軍在地圖上點了點:“告訴李節鎮,河中府必須留給馬帥,此時不是爭一時之利之時,日後,某再與他解釋。”

又想了想,張軍對傳令官說:“告誡諸部,河中史蹟繁多,乃我中華文明祖地,不得縱軍,違令者,斬。”

河中這塊地方原來屬於河東,治所就是蒲板城,也叫河東城,後來將河東轄境一分為二,分為河東河中兩節度。

蒲州也成為了中都,蒲板城改稱河中府,地位上和太原府(北都),河南府(東都洛陽),鳳翔府(西都)相等。

大唐沒有南都,雖然益州(成都府)和荊州(江陵府)都曾經短暫的被立為南都(南京),但時間太短了,並沒有常設。

另外就是大唐雖然也曾經把五都改稱上京,北京,西京和東京,但時間也是極短,並未形成統一的稱呼。

河中地區在現代往往被稱為河東,就是因為唐代這段歷史,曾經這裡是河東府府治所在。

這裡是堯舜禹三代人皇的首都,龍興之地,也是夏朝的都城所在,還是商朝祖乙適都之所,是春秋時期魏國的都城。

晉國的首都是絳州。

在長安起運之前,這裡才是中華的中心,一度延續了千年。

(就這麼說吧,事實上應該說是黃河文明的中心,中華文明不只是黃河文明,還有長江等幾大文明地區,主要特徵就是產鹽,比如鹽池,運城和巫山)

這個時代軍隊的破壞力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所過之處都是一片狼藉寸草不生。

鳳翔軍已經在做這方面的教育培訓工作了,但昭義軍並沒有,所以張軍這才特意囑咐了一聲,這叫勿為言之不預。

正好有了收拾的藉口。

大戰將起,軍中最忙碌最危險的工作就是探馬遊擊與傳令軍將。

他們一個要負責偵察戰場方圓十幾裡內的情況,一個要把主將的命令傳向各部,都要隨時面對未知的危險。

隨時都可能與敵方偵騎相遇。遇到就是你死我活。

鳳翔軍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加強,都是以班為單位出動,最少也必須要三騎同行,並配有火器:手雷還有特種箭支。

在傳遞訊號只能靠響鏑的這會兒,鳳翔軍的特種箭支簡直就是神器般的存在。

臨戰的前夕,中軍大營中是安靜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