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馬燧和李抱真各自帶著牙營追了上來。河中諸事已經安排好了。
一見面,李抱真先對張軍抱拳稱謝。這是把楊秫弄死了吧?張軍也沒問。想來馬燧應允了的事情不會發生什麼變化。
“勞節下久候。”馬燧也對張軍表示了謝意。他不知道張軍為什麼走的這麼慢,於是就理解成了特意在等他和李抱真,於是感激之情頓生。
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三個人便在東渭橋,原來李晟的那個營地裡駐紮下來休整,也是商議一些事情。馬上三個人要進京面聖,需要統一一下思想和意圖。溝通一下。
張軍又抽時間找了段威勇過來,讓他帶著自己的兵馬先行一步,去京城找李晟。
段威勇是神策部將軍,李晟是他的頂頭上司,在見皇帝之前需要先見一下李晟商討一下是有必要的,要不然難免引起李晟的不快。
段威勇得了張軍的指點很是感激,給張軍施了大禮,帶著部隊連夜走了。
張軍,馬燧,李抱真在東渭橋修整了兩天,皇帝的通知到了,三個人這才收拾打理一番,帶著牙兵渡過渭水去長安覲見。
李適擺出了盛大的歡迎儀式,親自帶著重臣在灞橋迎接三位將軍歸來。
儀仗從春明門入城,馬路兩邊圍滿了歡呼的人群,就差每個人手裡發一束鮮花或者一面小旗了,有種很穿越的感覺。
“此時此刻,某想起了當日,張卿由此率軍東去,震撼了滿朝文武,也震撼了某,每每思想起來都有一股抑制不住的激動。”
進入春明門的時候,李適不知道是有感而發還是刻意為之,把著張軍的手臂感慨了一番,回憶了一下那天張軍率軍誓師閱兵的場景。
這一場草率的大唐第一次閱兵,想來會刻在很多人心裡,一生也不會忘懷。
“都是承陛下之光,承巨唐列先皇先祖的福澤,我巨唐必逢盛世,萬載千秋。”
“哈哈,好,朕甚至是期待,當於眾卿同賀。”
旁邊的大臣們齊聲誦賀,一時間君臣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