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連個具體的武將銜都沒有,較起真來也就是個臨時性職務,難道要去做個文官?或者作個校尉?
大唐凡是名稱後面掛個使字的職務,都是臨時性職務,暫時代表皇帝處理某些事務的意思,包括節度使,經略使,軍使,觀察使,黜陟使等等。
這些使官的級別權力什麼的一般都會掛一些撿校或者兼任一些職務來體現,比如李懷光,撿校太尉兼中書令,還兼著河中府尹。
撿校不是實職,只是表示可以擔任,可以替補,享受這個職務的同等待遇和權力。
張軍的意思李抱真當然明白,就是削沒了節度使軍使等一切地方軍職,大家以後都是皇家陸軍的一部分。
這個時候,原來的節度使軍使留後留守諸官就特麼尷尬了,沒有實際軍職。
李抱真反覆問的也就是這麼個意思,以後我到底幹什麼能落個什麼級別職務。堂堂一方軍使總不能隨隨便便屈居人下。
張軍看了李抱真一眼:“此時不是談及此事的時候,還請軍使稍安。”
頓了頓考慮了一下,感覺這麼說好像有點不太好,張軍又解釋了一句:“陛下為皇家軍隊最高統率,自然一切以陛下敕詔為準。
某已經推舉馬帥為陸軍副帥,行天下軍馬指揮之職,然而人力有竭,一人何以指揮天下萬萬兵馬?
即時當會以馬帥為主,以兵部為輔,於陛下之下建立天下兵馬都指揮,集眾人之心力佈署天下軍事。
此事某雖有計劃,但需承請陛下與馬帥過目首允,此時還不好說與軍使細聽。河中事了,還是回了上都再說吧。”
“節下計算如何安排諸多節使?”
“軍使以為,天下可需要諸多節使嗎?此事陛下當有定計,某等為臣,還是不要議論為好。
不過,待天下兵馬整訓後,某以為統軍與戶政賦稅當一分為三,軍事是軍事,戶政是戶政,賦稅是賦稅。
某會向陛下請辭府牧之職,歸還戶部,一心從軍。”
“節下此言當真?”李抱真吃了一驚。
“軍使面前某豈能戲言?某暢議軍戶稅三者分離,自然應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