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薇爾在經歷了多次關於“記憶移植系統”的失敗測試後,終於意識到這個系統存在的最深層問題:記憶不僅是個體過去的記錄,它還承載著複雜的情感、經驗和認知的關聯網路,而這種複雜的心理結構一旦被多次“移植”,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疊加效應。這些效應導致實驗物件逐漸失去了真實自我,陷入了意識模糊的狀態,甚至產生了“多重人格”現象。
艾倫的助手凱文在一項關鍵實驗中自願成為測試物件,希望藉此來找出問題的根源。實驗的初期似乎一切順利,凱文的記憶被成功移植到了系統的虛擬平臺,艾倫觀察到記憶和意識的波動與以往類似。但幾小時後,凱文的腦波開始出現劇烈波動,他的情緒瞬間從平靜變為極端恐慌。艾倫立刻緊急中斷實驗,但凱文的意識已無法恢復到原先狀態。
凱文被送入醫療隔離室,他在短暫的清醒時段中描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在我的腦海裡,有另一個‘我’。”艾倫感到不安,因為這意味著“記憶移植”並不僅僅是記憶的轉移,而是意識的多重化。他們一直低估了意識結構的複雜性,記憶並不是像檔案一樣可以簡單複製,意識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受記憶疊加的影響會發生極大的變異。
艾倫決定暫停一切實驗,專注於重新分析之前的資料。她意識到,記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具有個體化的情感記憶關聯,而這些情感和認知網路在被移植後會重新形成新的結構。這種“疊加效應”會導致個體的意識逐漸分裂,形成多個獨立的自我,最終主意識喪失控制權。
這種發現讓艾倫陷入深思:如果科技可以讓人類無限次地複製和移植記憶,那麼人類是否最終會失去獨立的自我?是否社會將陷入一場由科技引發的身份危機?
艾倫決定召開一次緊急會議,向專案組成員報告這次實驗的異常情況以及她的理論突破。部分團隊成員對“記憶疊加效應”表示強烈的懷疑,他們認為這是實驗中的偶然失誤,而非技術本身的問題。而另一些成員則支援艾倫的觀點,認為這是技術無法解決的根本性問題。
會議的爭論越來越激烈,最終專案組內部分裂成兩派:一派主張繼續進行實驗,探尋新的解決方案;另一派則要求立刻停止所有實驗,避免更多的人陷入類似凱文的狀態。艾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之中,因為無論她做出怎樣的決定,都可能改變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
在這場會議結束後,艾倫獨自站在實驗室外,面對城市的璀璨夜景,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疑惑和不安。就在此時,她接到了一個神秘的電話,電話的另一端傳來冷靜的聲音:“艾倫,你的技術已經引起了更大力量的注意。project Echo背後隱藏的秘密,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
這句話讓艾倫瞬間感到極大的壓力與危機,她知道,自己已經被捲入了一個更大的陰謀之中,而“記憶移植系統”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艾倫接到了神秘的電話,電話中的聲音警告她,她的“記憶移植系統”專案已經引起了更強大力量的注意。艾倫在接到電話後,儘管內心感到不安,但她沒有放慢實驗的步伐。她決定進一步探究專案中出現的記憶副作用,並深入分析原因。
艾倫為了進一步驗證“記憶移植系統”的不穩定性,決定對系統架構進行修改,嘗試減少之前發現的記憶丟失與疊加效應。她和團隊對實驗資料進行重新模擬,經過複雜的調整後,艾倫選擇進行一次風險更大的新實驗——將凱文的記憶副本進行分離,希望從中發現記憶疊加背後的根本原因。
實驗在一間高度隔離的實驗室中進行,凱文的記憶在虛擬世界中被逐層剝離、分析和重組。起初,一切看似平穩,凱文的記憶和意識也在控制之下。然而,隨著實驗深入,系統突然出現了異常波動,凱文的腦電波開始異常活躍,顯示出多重人格的混亂訊號。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讓艾倫意識到,記憶並不僅僅是資料,而是包含著更為複雜的情感和認知關聯。
在實驗過程中,凱文的情緒劇烈波動,開始體驗到自己記憶中多個不同的“自我”,這些記憶似乎正在他腦海中爭奪主導意識。凱文逐漸失去自我認知,他的精神狀態在數分鐘內迅速崩潰。為了防止事態惡化,艾倫緊急中斷了實驗,然而凱文的情況已無法恢復正常,他陷入了一種介於清醒與幻覺之間的意識迷霧中。
在醒來後,凱文描述了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體驗:“在我的腦海裡,有另一個我。”艾倫意識到,這並非單純的記憶移植失敗,而是系統深層的疊加效應:不同的記憶在個體意識中交織,形成了多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