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連忙穩住攝像機,同時開始走位,開始拍攝。
陳飛和王彤一邊等李魚一邊玩起了拍電影。
拍了一會兒,累了,兩個人又一起坐在沙發上聊了起來。
“你剛才說的那句話還真的是實話,你在拍攝方面還真的是有點天賦的,我覺得比你在演戲方面的天賦還要好一些。”
“真的嗎陳飛,你真的覺得我還是有點希望的?”
“真的。”陳飛很認真地點了點頭:“我建議你可以先拍一些dv作品,一些實驗性作品,等你積累了一些經驗,然後再開始執導和拍攝真正的商業電影。”
“dv電影?”王彤的眼神凝了凝,開始了認真思考。
dv的產生,令得電影工業產生了一次革-命。
這種新技術的工具特性為獨立製片人解決了工具和畫面品質這兩大難題。
dv作為一種個人化的影像製作形式,打破了一百多年來影像製作被少數精英階級壟斷的狀態,影像製作不再是少數人的權利。影像話語權被顛覆了。
“dv電影”可以參加以膠片載體為標準的大型國際電影節,也可以製作膠片複製發行,在電影院線放映。嚴格意義上說來,沒有經過“磁轉膠”的dv影像作品,不能被稱為是真正的“dv電影”,這類作品現在在業內被奇怪而彆扭地稱為“電視電影”。
dv電影和傳統的膠片電影相比,在色彩飽和度、寬容度、過度層次等方面有著很大的缺陷。
但是dv也有著其自身的一些特點,探究dv電影的本質,必須放棄傳統電影工業所形成的一些標準,包括技術標準和美學標準。
王彤認真地想了一會兒,這才抬起頭看向了陳飛:“好,那我聽你的,先從dv電影開始。”
“想好了?”
“嗯。”王彤重重地點了點頭:“我相信你,所以我聽你的。”
“要不要我給你寫一個劇本?”
“要!”王彤想也不想,立即回答。
陳飛站了起來,在李魚的家裡到處找了找,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本子和一支筆,之後,他坐在餐桌上,唰唰唰地寫了起來。
他給王彤寫了賈-樟-柯的第一個dv電影作品的劇本——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是由賈-樟-柯執導的電影,於2003年11月28日在法國上映。
在31分鐘的時間裡,《公共場所》陸續展示了它所記錄之物,它們是:
一個郊區小火車站深夜的候車室,一個礦區黃昏時分的汽車站,一輛不知開往什麼方向的公共汽車,一個由廢棄公共汽車改造成的小餐館,以及一個長途汽車站的候車室,它兼具檯球廳、舞廳等多種功能……
影片還記錄下了拍攝的那一刻在這些空間裡來來往往的人們,他們是:一個穿軍大衣的中年男子,他等了很久,一輛火車為他帶來了一個年紀相仿的女人和一袋沉甸甸的麵粉。
一個老人,在鐵欄後極其耐心地拉好上衣的拉鍊;汽車把老人帶走,卻落下一個氣喘吁吁的年輕女子;女子無聊地等待,礦區的天空下響起鐘聲;一個年輕男子走來,他們說笑,一起上了下一輛公共汽車;
畫面隨著汽車的顛簸微微顫動,一個站著的男孩兒臉上的表情不斷變化,他無法控制自己的牙疼;
隨著夜幕的降臨,公共汽車餐廳的生意漸漸紅火;候車廳裡,有人在打檯球,有一男一女在練習交際舞,角落裡,兩個男子在找一個刻圖章的人改檔案,進站口兩個收票的中年女人不時在議論什麼,一個禿頂男子,坐在輪椅上,戴著墨鏡,表情嚴肅,左顧右盼。
人們在《走進新時代》的歌聲中起舞,門簾不停被掀起,不同性別、年齡、身份的人一一經過,被鏡頭不動聲色地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