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電影為分析的熱點素材,為專欄文章。
文章題目起的就很有意思:【開懷大笑成經典】
從名字就能看出撰文者的看好態度,李南池想著,這應該是以三毛為素材的第一篇登上有份量雜誌的文章了,所以饒有興趣的看了下去:
“《三毛從軍記》已經不是片方所宣稱的‘兒童電影’,而是一部後現代喜劇風格的代表。說起喜劇的代表,或許都會想起周氏喜劇風,但筆者可以肯定的說,《三毛從軍記》一定是迄今為止大陸喜劇的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說,是大陸喜劇電影迄今的巔峰之。”
開頭的一個小段落,兩句話,就給出了十分高的評價,直接拉到堪比星爺的程度。
文章繼續往下:
“笑,是觀眾認可的情感表達。如何勾起觀眾的笑呢,有故意搞怪、極度誇張、前後反差等等。在三毛這部電影裡,你可以發現,這些手法全都有,而且融會貫通、信手捏來的用在一起。
......
除了後現代主義的喜劇手法外,從軍記的人物塑造的角度來看,《三毛從軍記》出場人物數目一如既往的多,依舊是群體構像的手法。
三毛,流浪孤兒,頭上三根毛,誰見誰都笑;兵油子老鬼,相當於京劇裡的丑角,同樣是一個底層的小人物,數次參過軍的老兵油子;牛師長,一師之長,面臨抉擇,只會“再議”;官太太,民國滬上的官夫人,穿旗袍,做頭髮,相信很多觀眾對其“看與不看”的四句臺詞記憶尤新......
一個個人物,走馬燈似的,所難得的是,人物雖多,但片中的一個個人物,都各有鮮明的特點,而且主角成色還依舊凸出。著眼於時代背景來看的話,這些角色的特點,就是時代中一批人的特點。這些角色就是一面鏡子,透過這些角色的故事,就是在講那個時代的點滴和光怪陸離。
所以,筆者認為打著‘兒童電影’旗號的三毛電影,就是在用小人物講述大時代的故事。而這部讓人開懷大笑的品,一定會成為華語喜劇電影的代表之。”
從頭看到尾,李南池看得心花怒放。
雙腿快樂的抖動著,被一個並不認識且又有權威的人物誇獎,這種心中滿足感跟影迷的好評感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