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以及錄音器材裡的採訪聲音,三位或年輕或老成的記者,都化身成為面無表情的碼字機器。
耳機裡迴盪的採訪問題都是各有側重的,雖然是央視小十三新聞頻道的記者負責主力採訪,但是在長達四十餘分鐘的採訪時間裡,是問及了新聞、電影、報社三家各想要側重的問題。
都是成熟的文字工者了,半小時後。
“啊,終於完成了。”
手速最快的電影頻道記者率先舒展了胳膊,手指摁得嗶吧響。
不久後。
“我這邊也好了。”
“我也是。”
“那我來合併一下吧。”
“都收到沒?”
“嗯。”
“那好,下班!”
三位來自不同系統的記者起身,各自帶走一份從頭到尾的採訪稿。彼此沒有對採訪稿進行交流,說你寫哪一塊,我也哪一塊。
因為沒有必要。
電影、新聞、報刊的關注點各有側重,有通訊版有文章版,反正一篇採訪資料足夠三家單位寫出各自所需的稿子出來......
“啪嗒!”
回到公寓,人人日報的這位劉記者摁下臺桌上開關,暈黃的燈光籠罩在窗戶前的一角。
一路在回來的路上,他已經在腦海中圍繞著“我們都是追夢人”這個採訪中李南池說出來頗為新穎的短句,構思著向上頭提交的文稿,這會兒回到公寓他將揹包裡的電腦開啟。
在網上一頓搜尋,成功在網上找到了李南池在金陵大學城幸福院線首映儀式上的講話。影片畫面是網友上傳的,估摸著是手機拍的,畫面有些模糊,一共六分鐘的時間。
看完後,這位記者兼撰稿人踅摸著下巴,對於“追夢人”這個李南池個人創造出的新詞,乍一看是李南池在影片開播前開場白時靈機一動搞出來的新說法,但這個詞是真好。
要是自己能夠想出這樣一個詞就更好了,官宣口撰稿人的職業敏感性讓他意識到,“追夢人”這個詞在未來一段時間大機率會成為一個閃亮的新詞,“我們都是追夢人”這句話,也有“官氣兒”,大機率會成為官宣口的“口頭禪”。
劉撰稿有些遺憾,要是自己能早一點看到網上李南池這段關於“追夢人”的講話影片就好了,那個時候自己就可以受到這個詞的靈感,提前寫出一篇題目亮眼的文章出來!
雖然官宣口的文章不興標題黨這一套,但是一個有官氣兒、有號召力、又能年輕化的標題,也是職業筆桿子的追求不是?
撇開這些浮躁的心思。
眼下。
劉撰稿給自己衝了一杯咖啡。
然後在面前的稿紙上列了一個大綱,形成思路後,開始以《兩個一百年,我們都是追夢人》為題,開始撰以《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為展開的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