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84章:釜底抽薪

僅僅只是在3000米中空層下。就損失了大約30%的戰鬥機。剩餘的7萬架戰鬥機。仍然朝著上層空間。不斷地加速飛行。但是,越是飛行到上層空間越是被大量的微粒子組成的密集垃圾雲所覆蓋。

同時,損失的戰鬥機數量,也開始成倍增加。很快達到8000米高空之際。就已經超過50%損失。這時候已經看到了大批的密密麻麻的無人機。足有上億的數量。

它們一直沿著上空的一條邊線開始俯衝下來。這條邊線就是垃圾雲邊線。因為依靠地面引力造成的下降慣性,所以他們始終處於上部空間。在使用自己的行動造成的動力氣動。

更加加速了垃圾雲的下滑。因為垃圾雲是覆蓋性的。所以,躲避?那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微粒子是人類目測無法識別的。同時,雷達根本無法識別這樣的微粒子。只要是戰鬥機開啟雷達鎖定。

就會遭到更多微粒子吸引。這就是雷達電磁效應圈造成的,小範圍引力因素造成的。所以,大批開啟雷達的戰鬥機。不斷地被微粒子四面攻擊。於是抵抗軍前部戰機群。火速關閉雷達。

改用了純光秒系統。這就是等於這些戰鬥機。完全退化到了20世紀30-50年代時代。那就是不僅僅是降維打擊了?都是無維度打擊了。因此,殘餘的大約3萬架戰鬥機。基本帶傷的開始迎戰1億左右的無人機叢集。

這一次與第一次北部迎戰還有不同是。無人機下來時候,就已經開火射擊。而處於地處迎戰的戰鬥機。首先就是因為垃圾雲干擾。導致首先失去了優勢制空站位。這對於空戰時候。十分重要的。

因此,大批的無人機一面攻擊。一面開始分散朝著地面跟著垃圾雲快速下降。超過了3000米高空。就會進入常規的地面引力超強區域。所以,這個時候超微粒已經加速到了超過音速。

後面的一大片大約3000萬架無人機。跟著闖過了最後一層的戰鬥機攔截。進入了中低空的導彈,火炮攔截區。瞬間無人機開始大量分散。隨後順著微粒塵埃雲直接進入了全球的各地放空區。

隨後,無人機開始轉換對地打擊模式。瞬間開始轉變為涵道旋翼機攻擊模式。於是,在2000米空中,大批的無人機開始懸停。然後到處掃描發射導彈,光子炮,鐳射炮。打擊那些雷達,資訊中心。防控導彈陣地,光子炮塔。鐳射炮塔等。

其餘的一部分無人機

跟著還是攻擊機模式,直接俯衝打擊。隨後地面就開始疼起來一團團的火球。接連的防空塔被火炮擊中摧毀。這些光子炮是不可能摧毀堅固的混凝土鋼鐵骨架。

他們主要是摧毀那些光子炮上層的發射塔上部。這些地方都是軟化機構建築。因為他配合光子炮的轉動。而3000萬架下來的無人機中,還有大約500萬架是b型無人機。

這些無人機可以轉化專門對地突擊打擊無人機。突擊打擊無人機。使用的光子炮是含有炮彈的穿甲能力的光子炮彈。所以,打擊下部的防空塔基座是依靠這些無人機完成的。

這樣的大批分散打擊。等於整個南半球上到處都被無人機在掃蕩打擊。而且它們不會進入單兵控制的低空與超低空打擊。進入超低空之前。都有數萬架無人機懸停,作為機動打擊基地。

這種戰術式打擊模式,是無人機無需依靠人為再次輸入二次指令修正就可以完成的。南部的基地開始大批的被摧毀。一旦這些基地被摧毀殆盡。那麼天上的那些戰鬥機。

就等於全部都是自殺飛機。因為這些戰鬥機主要是依靠化石燃料戰鬥機。與21世紀戰鬥機唯一動力區別在於加入了部分的核磁動力輔助。所以,可以實現更長時間的留空。

但是,人總需要緩解和休息。所以,一般戰鬥機要求不超過連續作戰3小時。但是,上面已經開打了大約1小時。而南部的地面基地已經被摧毀殆盡。跟著大批的無人機朝著北部而來。

剩餘的大約7000萬架戰鬥機。轉到朝著北部空域的下部也就是從中低空往上開始。包夾200萬戰機的下部。這樣如果上下包夾完畢。那麼全部的戰鬥機都會被密集包圍在一個固定空域。

其密集程度相當的大。一旦如此成型。那麼這就是無人機最喜歡的打擊模式。就是分撒單機攻打密集叢集。這樣。將會成倍增加戰鬥機的損傷數量。所以,被迫抵抗軍命令100萬架戰鬥機抵抗上部無人機。調集剩餘的30萬架戰鬥機轉頭下視攻擊。與

與迎頭上來的7000萬無人機對抗。爭取奪回來最後的生路。

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