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樂已經很多年沒有再跨入關內了,雖然說起來最近處相距也不過幾百里地而已,但“降清”這件事自然也就成了他與關內吳家的一道無形鴻溝,可以說是已經相見時難別亦難了。
但這一次入關,他卻不僅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危,而且隱隱的還有一種莫名的衣錦還鄉之感。
現在,大明皇帝死了,曾經壁壘森嚴的關寧一線,只剩下山海關一座孤城。
關鍵是,這座孤城卻還在自家人手上。
雖然自己的這個外甥吳三桂對於歸降盛京之事,一直遮遮掩掩,甚至諱莫如深,但就衝他最近終於給大哥祖大壽回了一封親筆信來看,這個外甥,內心其實已經是有感於大局所迫,眼看就要鬆動下來。
再加上多爾袞不惜重金和時間,在京城安插多年的多個密探和暗子,接連送出了許多天大機密。
所以,多爾袞感到時機已然成熟,便果斷地讓他啟程,親自來做說客招降吳三桂。
對於祖大樂的到了,吳三桂其實不用他說,就猜到他的來意。
說心裡話,在他的幾個舅舅中,他第一佩服的就是大舅祖大壽,而且祖大壽還算是他的貴人。第二佩服的就是有著“祖二瘋子”的三舅祖大弼。
而心底最鄙視的,就是眼前這個二舅祖大樂。
雖說眼下他自己也已經開始受形勢所迫,漸漸轉到了傾向於向北投靠的心思。
但是,他卻始終對這個早早就露出了反骨,並且第一個投降了皇太極還反過來勸降自家大哥的祖大樂,從來都是不假顏色地反感與他。
但是天下之勢就是這樣差強人意,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望著祖大樂得意洋洋地自北而來,他還不是就這樣迎出了十里地來,臉上還得第一次對他露出笑來嗎?
看到吳三桂笑得實在難看,一直輔佐在他左右的長兄吳三鳳搖搖頭,抬手在他肩上拍了拍,隨即翻身下馬,遠遠地拜道:
“恭迎二舅還鄉,我們兩家人終於又相見了!”
祖大樂哈哈大笑,徑直坐在馬上,遠遠地打量了一眼同樣騎在馬上遠遠望著他的吳三桂,忽然揚鞭指著四野道:
“還是三鳳說得好哇,這關寧一線,原本就是祖吳兩家風水寶地,如若不然,那上吊自縊了的皇帝,也不會專門下旨,在寧遠城內敕建祖氏四世鎮遼的功德牌坊!”
“哎對了,說到這個,咱們四世鎮遼的功德牌坊,在城裡可還好好的?”
吳三鳳回頭看了看吳三桂,笑道:
“舅舅們在時,關寧一線就是咱們的天下。舅舅們就算不在家鄉去了北邊,這關寧一線,不依然還是我們自家人手裡嗎?”
“二舅只管放心,咱們這御賜的鎮遼功德牌坊,都好好的還在寧遠城哩!”
御賜?
祖大樂嘖嘖嘴,忽然皺眉道:
“三鳳呀,這御賜二字,以後可要慎用。這次盛京舉全國之力入關中原,加上大明皇帝也已自己吊死,多爾袞又是罕逢敵手,李自成在他面前不過是土雞瓦狗一樣,這天下遲早就是他們的!”
“所以,咱們這原來聽著還不錯的功德牌坊,以後怕是還會成了咱們手中的燙手山芋,丟也不是,不丟也不是。”
不知為何,聽祖大樂忽然這般說辭在整個家族都是無上榮耀的鎮遼功德牌坊,這一次,就連吳三鳳也沒有再接茬,只是笑著繼續接茬道:
“二舅,怕是這一次你來永平縣城,除了這西沙河驛駐兵大營,別處也就只能在縣城裡去轉轉了。想看牌坊,只能下次了!”
哦,祖大樂不解道:
“這是為何呀,永平縣離咱們的寧遠城山海關也就百十多里地吧?”
吳三輔笑了笑,表情複雜道:
“二舅還記得山海關幾里地外橫穿而過的那條幹涸了的順河麼?前些日子,不知燕山何處突降大水,現在順河又變成了波濤洶湧的大河。三四十年都沒有碼頭、船家了,現在河這邊、河那邊想要往來,還真成了麻煩事哩!”
還有這等奇事?
久未回鄉的祖大樂,內心當然是想極了想要回山海關寧遠城去的。
去幹什麼呢?
自然一是看看久別的故土,二就是好生炫耀一番。
兩人說著,不知不覺走到了吳三桂面前。
吳三桂這才翻身下馬,草草一禮道:
“二舅,大舅可好?”
第一句話不是問自己好,反而去問不在三人中的祖大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