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2章、范文程,張存仁

在歸化或歸降的大明重要文臣中,被滿清幾任皇帝和攝政王最為看重的四大文士范文程、張存仁、寧完我、洪承疇,在與多爾袞共同輔佐小皇帝福臨的一字並肩攝政王濟爾哈朗的強烈牴觸下,幾乎帶走了全國十成兵馬中的九成的多爾袞,最後也感到了一絲愧疚和不安。

於是,經過與四大貝勒之首的和碩禮親王代善、皇太極長子豪格等幾大重要皇親國戚商議,最終達成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結果:

全國二十三萬總兵力中,除拱衛帝都盛京及其小皇帝福臨的四萬餘京營,屬於不能動的兵馬之外,剩下來可以隨時調動和配用的十九萬總兵馬,一意孤行要在大明皇帝已死之際去中原爭奪天下的多爾袞,可以呼叫最高不超過其中的十二萬兵馬,帶入中原。

剩餘七萬兵馬,必須交由同為攝政王的濟爾哈朗統領。

這七萬兵馬,說起來很多,但是一分到各地和各旗、各盟,這點兵力可就完全不夠看了。

雖說還有四萬餘京營擺在表面上,但誰都知道,這京營,乃是早在努爾哈赤創立滿清八旗時就定下的規矩——

八旗由皇帝親領,再經過皇帝平衡交由各諸王、貝勒和貝子分領。旗下的兵馬,可以由分領的各諸王、貝勒和貝子直接掌控。

但是,八旗只是名義上的統一旗號,在實際兵力運用上,卻又不可避免地自然分出了兩大分野——

八旗中的野戰軍,和八旗中的駐守軍。

所謂野戰軍,自然就是八旗中交由各諸王、貝勒和貝子分領的旗下兵馬。這些兵馬,是隨時都會拔營起寨,征戰八方的,所以他們大多都是居無定所,並無相對固定的駐地。

而駐守軍,就是八旗中由皇帝親領,但在平衡分配兵馬時沒有叫到各諸王、貝勒和貝子手中的兵力,所以他們又被統稱為京營。

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總稱,由郎衛和兵衛組成:

拱衛京師,貼身侍衛皇室的兵馬,統稱為郎衛。

朗衛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的根正苗紅計程車卒勇士,如問鼎中原後遷都北-京後,這些朗衛值守的就是紫禁城內武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等,皆由上三旗守衛。

所以,這京營的一兵一卒,無論是多爾袞還是濟爾哈朗,兩人即便是一言九鼎的攝政王,他們也不敢輕易開口,呼叫其中的哪怕一兵一卒用在他處。

兵馬分完了,最後就是輔佐兩邊的文臣武將。

出征的多爾袞,將四大文士中的范文程、張存仁帶走。

留守的濟爾哈朗,考慮到能征善戰的絕大多數猛將良臣都要用在入關中原的征戰中,所以就把能文能武的洪承疇留在盛京都城,再加上寧完我,若萬一發生什麼大事,倒也夠用了。

不過,相互妥協後,弄完這些分配方案,多爾袞還是留了一個心眼,一再堅稱代善在統兵和征戰中一點也不在自己之下,而且問鼎中原乃是千秋大業,非他一人之力可為。所以,他連哄帶騙,死拉硬拽,愣是將代善從盛京城中也給帶在了大軍之中。

代善是誰呀?

他多爾袞的親二哥兼朝政上的死敵。若不是他當初從中作梗,現在他早就是皇帝而非什麼攝政王。

老子現在統兵出征,又怎麼可能留你這個禍害在帝都呢?

而且,擼草打兔子,多爾袞捎帶著腳地順手也將他的另一個眼中釘、肉中刺,也軟硬兼施地給塞進了他的出征大軍中。

不用問,這個人自然就是當初與他一起爭奪帝位的豪格。

好了,現在讓他最不放心的兩大政敵,全都被他放在了自己眼皮子底下。只留下一個濟爾哈朗在盛京城裡,就算他再想做什麼,也是孤掌難鳴了!

這天早上,收到了派往山海關秘密公幹的祖大樂飛鴿傳書後,取下密函僅僅看了兩眼,多爾袞便滿心歡喜,命人火速將范文程、張存仁請到了帳前。

“範公、張公,天大喜事,態度一直左右搖擺的吳三桂,於昨日已經正式開了口子,準備歸順我朝了!”

范文程、張存仁似乎並沒有多少驚訝,對視一眼,拿起密函分頭看了看,隨即點頭道:

“攝政王,看來我們當初的預判還是沒有錯,李自成就算奪下了大明帝都,他麾下的兵馬也依然還是烏合之眾,流寇風氣積重難返。”

“像我們無數諜報中說的那樣,像他們肆無忌憚地籍沒甚至拷打大明王公貴族,文武群臣,就連吳三桂這個在當今大勢之下,已經變得越來越至關重要之人的府邸、